一、防溺水安全




放假期间,家长要反复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孩子外出时,要做到“四知”:
1.知道孩子的去向;
2.知道孩子的活动内容和范围;
3.知道孩子的同伴;
4.知道孩子的回家时间。
要教育孩子切实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交通安全




假期出行,交通安全也很重要,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走路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
2.横过道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等过街设施;不闯红灯,不多人并行。
3.自驾出行,家长要文明驾驶,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行驶,不闯红灯和黄灯;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严禁乘坐在副驾驶位置。
4.不乘坐非法营运、无牌无证、超员超速及有其他违法行为的车辆。
5.乘坐公共交通,上下车要遵守秩序,不打闹拥挤;上车后要坐稳扶好,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下车时注意观察前后方是否有来车,并在车辆停稳后从右侧下车。
6.不要让孩子在车辆四周玩耍打闹,不在车库进出口逗留。特别注意: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三、居家安全




学习规避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家长与孩子要共同学习火灾、煤气中毒、触电、烫伤、割伤等事故的防范与应急救护知识。做好预防走失、预防拐骗的教育,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家庭电话、各类求救电话及正确拨打方法等。


四、食品安全

放假期间,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1.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吃来源不明、“三无”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吃无证摊贩处购买的食品,不吃包装存在鼓胀现象的食品。
2.外出游玩时,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信誉度高的餐饮店就餐;就餐前注意检查餐具是否洁净,食物是否新鲜且烧熟煮透。
3.不要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菌类、野菜、野果,不饮用生水。


五、雷电天气需谨慎

正值汛期,雷雨天气多、降雨量大,家长要教会孩子雷雨天气避险的有效措施。
1.打雷闪电时,尽量不要使用电视机、电热水器、电脑等电器,并拔除电源插头。
2.遇到极端天气尽量不出门。外出遇到雷雨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能在大树和变压器下躲避。
3.在雷电交加时,如果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如发卡、项链等。
4.雷雨天气在户外行走时不要与人手拉手,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六、防中暑

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
外出时建议做好防晒,可采取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或遮阳镜等方式;
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


七、防欺凌

保持镇定;
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不要去激怒对方;
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