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组成员(第二轮第8次)读书分享会简报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分享者及分享主题,在接受邬老师委托后开始播放邬老师事先录制好的分享视频,视频对工具37至40逐一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视频产品评价、演讲评价、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四个工具的主要评价对象为学生。邬老师从为何使用、如何使用、何时使用及核心要素四个方面对这些工具进行了讲解。其中工具37视频产品评价和工具38演讲评价是老师对学生视频作品和演讲活动的评价,老师在评价之前需要合理制定评价量表,然后依据量表客观公正地学生评价。视频评价从选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与实践、技术素养和审美创造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具体了解视频产品的优劣,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工具38讨论了演讲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内容(占50%的权重)、风格和材料。强调了内容的重要性,并指出风格和材料的评价应根据演讲者的表达和辅助材料的适当性来进行。
工具39自我评价是一个元认知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促进自我诊断、调节和成长,是对老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有效补充。自我评价是一个动态的、反思性的过程,它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通过自我诊断和反思,促进个人的认知发展和思维成熟。
工具40互相评价:这是一种不打分的主观评价,用于提供平等的视角、促进进步和反思。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互评机制,引导学生使用建设性的语言,并培养一个积极的互评文化。
在分享的第三个板块,邬老师使用四个大语言模型对四个工具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邬老师的分享结束后,张老师总结了分享内容,吕老师谈到了教学视频产品的评价经验。强调评价应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教学目标调整评价的维度和分值。同时,提到了评价后的反馈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分享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如何对第一个上台的选手进行公正的评价,以及评价者需要通过比较来察觉差异。强调了反馈在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反馈,学生才能了解自己的表现并进行改进。提醒与会者撰写简报和会议纪要,并在群内分享,以便于大家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提到了下一次分享的安排和准备。
本次分享活动持续了70分钟,会议结束后,课题组13位老师对分享效果通过填写调查问卷进行了反馈,具体数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