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蓄能 奋楫争先”——奎屯市中小学中层及骨干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培训札记(四)

AI豆豆
创建于2024-07-25
阅读 33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热潮持续影响着教育的改革方向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帮助教师们继续了解智能技术,关注教育变革,7月25日上午,西安爱知中学李会功书记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课程——《人工智能与教学改革》。

        他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一、教育的基本认同;二、技术的基本应用;三、互动和交流。课前李教授用几句简单的文字概括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教育的方向正确,技术就是锦上添花;教育的方向错误,技术就是助纣为虐”。对于教育人而言,首先要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通过“名人说”“社会说”“理论说”三部分,明确教育的基础是要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反思知识、思维与输出三者的关系。 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目标,以技术为支持,不但自我要运用信息技术,更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

        本次学习让老师们充分意识到,教育的数字化变革已经来临,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让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践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让智能,为教育赋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将其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本无光,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这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盛夏时节,2024暑期中层及骨干教师培训之旅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7月25日中午,培训结业典礼在陕西师范大学承训地点南方酒店一楼会议室举行。仪式由此次培训班班主任陕西师范大学佟媛老师主持,全体培训学员参加结业仪式。

        活动伊始,本次培训班临时党支部书记学员唐彬老师代表班委做了总结汇报,唐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对所有授课专家们表示由衷感谢,他们用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生动的案例,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也因他们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奉献,本次培训才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他说到,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观”和“教师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此次培训四个党小组的学员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培训收获与感受。来自四小的李小娟老师说:“本次培训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改变改变我们陈旧的思想观念,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理性看待当前的教育,改变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一小的穆兰老师提到:“感谢陕西师范大学搭建的宝贵学习平台、授课专家的无私分享、各位教育同仁的不吝赐教表示感谢。”来自七小的付海燕老师感言:“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我们要肩负起引领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任。我们要将所学所悟带回奎屯,带回我们的学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教师共同进步”三中王娜老师这么说:“我更加明晰的感受到教育绝非是一人独行,而是众人携手并进。每一位教育者皆是一颗独特的星辰,我们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就了教育辉煌灿烂的星空。”

        随后,由班主任佟媛老师、领队奎屯市教育局的马盈晨老师和钟娜老师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党小组组长代表全体学员领取结业证书。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的结业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最后,全体共同观看了一段由学员们制作的学习全记录视频,再次回顾本次培训得点点滴滴。

        7月25日下午,全体学员一行50人在班主任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陕西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这是一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它不仅是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展示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                                   

        周恩来住室就是在这样狭小的房间里,一盏绿色的台灯之下,周恩来同志常常深夜还在伏案书写和工作,为稳定西安事变后的局势,磋商国共合作事宜付出大量心血。 两个地下室1号院里还有两个地下室,现场还原的各种老物件让人依稀的看到当年的场景,图为这里的临时手术室,白求恩曾经在这里为很多人治过病。    

        为更好地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我们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重温了入党誓词。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牢记党员第一身份,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结语:经过这段充实而富有成效的培训时光,我们此次中层及骨干教师的培训画上圆满的句号。在这短暂却意义非凡的历程中,我们共同学习、探讨、成长,收获了知识、友谊和宝贵的经验。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教师共同进步。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们定能夯基蓄能、奋楫争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创新的精神,投身于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


撰  稿:靳文艳   杨  婷    冷  月

摄  影:卢   君   穆  兰    海拉提

编  辑:孙丽萍   庞舒元

审  核:钟   娜   马盈晨

阅读 33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