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赋能明方向,且思且行且致远
——记唐老师第三天课程所思所感

【红领浔州 铸魂育人】
创建于07-25
阅读 18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哲学课程进行的第三天,唐老师声情并茂地向我们介绍了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具体阐释了何为主知主义、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新行为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并补充了有关分析教育哲学的内容,举例形象浅显,易于理解,延伸内容广博,令人收获颇丰。

下午的课程主题是“语文教学本质论”。首先唐老师重磅推荐阅读潘庆玉的《语文教育哲学导论》一书。接着就“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细致清晰的讲解,特别是对于名师韩军“人文性”的主张介绍鞭辟入里,还拓展了关于《背影》一课的“韩李之争”,引人思考。紧接着又介绍了相关学者“对语文‘性质问题’的分析”,强调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极具探讨性的“性质问题”。最后用具体的案例生动地向我们解释了语文教育存在论方式,尤其是将“在场—不在场存在论方式”应用到《背影》一课的解读,完美地将教育哲学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深刻地启迪着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黄子芷:今天唐老师提到的“因材施教就是找到学生身上需要掌握的要素和价值”,让我感触颇多,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育计划,让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下学习和发展。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


陈晓樱:今天感触最深的便是唐老师在讲到要素主义时提出的一个观点,即“因材施教就是要我们找到学生身上的要素和和价值”。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身上有着不同的要素和价值。每个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方式和兴趣点都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出色,而有的学生则在写作创作上更有天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敏锐地观察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挖掘他们身上独特的语文要素和价值。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来教育学生。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信和乐趣,实现自身的价值。


吴捷:“阅读经典能让我们走出局限,走向广博和深刻,任何经典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验。”经典作品承载着深刻的人生智慧,阅读经典不仅是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也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经典,我们能够不断审视自身,发现和认识自身的局限性,经典作品能够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发展思辨性思维和激发创造力,启迪我们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重视经典作品的阅读,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应当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与过话对话、与自我对话,产生共鸣与思考,从中汲取智慧与启迪,反思自身的不足,走向广博和深刻。


张舒奕:今日唐老师讲到散文教学可以通过在场与不在场,交往与实践的存在论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教学,并举了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详细论述了从这两种存在论的角度如何开展教学。深度解析文本背后“不在场”的存在,深度学习文本,分析感悟文本。唐老师也告知我们如何通过交往-实践的存在论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设置教学任务,让学生与朱自清、与学生父亲、与其他学生、与教师进行交往实践,使学生能够产生真实感,代入感,更有利于进行文本解读。


梁娟:唐老师今天讲到了语文教育本质论,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对语文教育哲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语文教育哲学好像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抽象了。老师每讲一个观点都会联系到我们的教学生活,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努力的生活化,让我明白教语文还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打开了我看教育、看语文教育的视角。唐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论文选题的角度。总之,唐老师的课很棒!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


闭秀芳:语文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语文教育的存在论方式有哪些? 今天下午唐老师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深刻的讲解。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唐老师所讲的语文教育存在论方式,有“主体—客体存在论方式;在场—不在场存在论方式;交往—实践存在论方式”刚开始我还并不能理解这三种方式和语文教学的关联性是什么,唐老师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进行讲解,文章里的语言也就是读者所看到的读到的表面的文字内容是在场存在,而作者没写的没说的背后的内容是不在场存在。我们在教学时常常停留于“在场”而容易忽略“不在场”有什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是我先前教学中几乎很少思考的。唐老师再次联系论文选题,我们可以从语文教育存在论的方式切入散文教学实践研究,我对散文教学又有了新的思考。


秦婕:今天,唐老师基于语文教育存在论的方式对朱自清《背影》文本解读,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这篇文章我也上过,跟绝大多数老师一样,都是利用主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和归纳,进而得出父子情深的主题。然而,唐老师强调,还可以从在场-不在场存在论的角度解读该文本。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充满深情与细腻情感的散文,它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绘,还深刻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并没有直接阐述生命的哲理,而是通过父亲为他购买橘子时的背影,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亲情的力量。

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爬上爬下的身影,不仅是父爱的象征,也隐喻了生命在困境中的挣扎与不屈。这个背影,让朱自清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与力量。这种对生命的感悟,并非通过直接的议论或抒情来表达,而是蕴含在对父亲背影的细腻描绘之中。

此外,《背影》还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朱自清在文中多次提到时间的匆匆流逝,与父亲背影的定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因而,《背影》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深情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深刻体现了朱自清对生命的思考,促使着我进一步探索这一篇内涵深刻的散文。


王雅琪:唐老师今天谈到不少颠覆我认知的概念。如后现代主义教育中“反本质主义”的观点,“本质”只是脑中的想象,本质真的存在吗?看似不能理解,但我们的新课改所提倡的建构主义、跨学科融合教学、生成性学习目标等竟是来自这里,“本质”不存在因此学科组织边界是松弛的,这才有了跨学科教学的可能性。再有,唐老师在讲述语文教育哲学时提到语文教育学的“政治性”,语文教育学怎么具有政治性呢?课间我找了老师推荐的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每位意识到教育与社会变化联系的教师,都应改读一读这本书”,少见的是这来自第三世界的教育学理论,我很少看这类的著作,但看序言我很感兴趣,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能在上了几堂课之后,能惊人的表达“我现在认识到了,我是一个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一个社会边缘的人在几节课后能认为“我工作并能通过工作改造世界”……要用几句话搞懂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实在太难,我决定这个暑假把它读完。在纷繁复杂的新时代,我认为思辨性是AI不可取代的,改造主义的学习也要求我不断改造自己的认知能力,应变不断变革的教育思想和不断变化的时代。


梁月华:唐老师今天讲到进步主义时,提到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努力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对此我深受启发,课后查找了一些资料阅读,《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都有七情六欲,贪嗔痴慢疑。见了自己,感受到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达而勇敢。天地是规律,阴晴圆缺,生老病死,是无常。见了天地,知道了宇宙之伟大和自己之渺小,所以谦卑才能顺其自然。一个人如果知道了天地的广阔,自然道法的玄妙,就不会做出违背常理,偏离大道的事情。众生就是人心。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名利权情。见了众生,明白了众生所以宽容。见了众生就意味着超脱,超脱天地的局限,走出天地的牢笼。只有见了众生,才能对世人报以体谅和悲悯,多一分看淡和接纳。所以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按照作文规格写出一篇字数合格的作文,更要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感受本我和真我,同时学会谦卑,学会思考,学会包容。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借助民族的心理、文化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同时以其他国家文化作为借鉴,不固步自封。另外,唐老师在谈到改造主义时,强调经验是极为宝贵的,我们要重视经验,但不要陷入经验主义。同时需要注意,一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而且是一定会有局限性的。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要重视学生经典作品的阅读。经典作品是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它们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通过阅读经典,我们和学生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谢雯茵: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能让不会写作文的同学有话可写,今天唐老师提到“学生写作文是对理想自我、理想社会的赞美和追求”。我突然意识到,对于写作困难的同学来说,可以引导其从这一角度出发,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完成写作任务,表达自己心中所想。首先,它强调了写作不仅仅是展示语言技能,更是情感和价值观的表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探索和塑造自己的内在世界。其次,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融入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从而实现有温度、有深度的表达。最后,也启示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不仅要看语言的规范和技巧,更要看作文是否真实、有感染力,是否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通过这样的教学和评价,可以助于学生开拓写作思路,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的表达者。


黄灵敏:“因材施教——找到学生所需要素和永恒价值”,在今日课程中,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产生了新的想法。相对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常有“语文不用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言论,许多语文教师也常思考“语文该教什么?”的问题。我常与学生说,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语文知识外,我教得更多的是学习语文和答题的方法。本以为这已是超越书本知识的语文教学,但我发现这远远不够,有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所需和永恒的知识是什么,我自己也不能够确定自己认为的一定是永恒,一定是学生所需。我想在今后语文教学中要多与学生交流,共同确定学生所需,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以及通过语文学习提升自我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渴望。我国语文教学与其他国度又有所不同,除了语言和文字外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哲学等价值,所以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些价值,让他们在学习语文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道德的力量、智慧的启迪。这些永恒价值将伴随学生一生,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撑。


陆海兰:唐老师在讲授语文教育存在论方式时举的分析朱自清的《背影》对我启发很大。语文教育存在论方式主要有三种,我们对“主体——客体”存在论方式比较熟悉,在日常教学中也常用这种来解读文本。而唐老师则运用“在场——不在场”存在论方式对《背影》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更为深刻也更为全面,还有“交往——实践”存在论方式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也非常具有思考价值和实践意义。这也充分表明了理论的重要性,我们写论文也是,要将理论附加在选题上一篇论文才是有意义的,而不会成为材料和经验的堆砌。


杨丽娴:在今天的学习中,我重新思考了“语文”的学科性质。“语文”,“语”字当头,“文”在其后。“语”是“言语”,语文教育首先是汉语言文字教育。在新课改下的当代语文教学中,我们依旧不能脱离实际简化甚至忽略语文的工具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或阅读文章时,需要关注语言文字的累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文”是“人文”,语文课程需要给予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强调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帮助学生自我成长,也要激发学生创造力。总之,“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天然属性。如果不明确这一点,语文教育就失去了教育内容,以读写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就无从谈起。同时,语文教育要追溯“人文精神”,关注文中之“道”,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黄翠英:唐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散文的技巧,更是在引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感受文字背后那深邃的情感与哲思。他让我们明白,散文教学不仅仅是解析结构、品味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唐老师总是能巧妙地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挖掘出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课堂充满了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情趣。

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唐老师的散文教学无疑是一种宝贵的启发。我们应该像他一样,用心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卢美燕:今天的教学哲学课堂,唐老师也是金句频出。唐老师谈到“因材施教就是找到学生身上的学科要素和永恒价值。”现如今,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被应用到每个学生身上,容易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作为刚入职一年的教师,我也常做不到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兴趣、才能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未来语文教育实践中,希望自己能更多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更好地发现并培养学生的潜在才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艳宁:听唐老师的课,越发感佩于老师的渊博学识,热情洋溢。不仅有“言传”,更有“身教”。听老师所讲,我看到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深入思考和灵活运用。在唐老师之前,我从未见过有任何一个老师能够将理论如此烂熟于心,纯熟运用。哲学或者教育哲学本身给我的感受应该是枯燥深奥的理论,但经过唐老师的分析,都变得生动易懂,极具启发性。比如说今天在介绍韩军老师关于语文“人文性”倡导的时候,拓展的“韩李《背影》解读之争”,以及在分析语文教育“在场—不在场存在论方式”时对《背影》的剖析,都让我对《背影》这篇课文产生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深入细读文本,做好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观老师所行,我看到了一个老师对课堂、对教学、对语文的热爱与认真,这份热情时时打动着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方方面面,都值得我学习。


黄炜湘:改造主义总结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改造文化,参与政治;堪为示范,带领参会;接受教育,专业成长等等。确实如今AI技术高速发展,怎么成为一个AI难以替代甚至是无法替代的教师,并培养出AI难以替代甚至是无法替代的学生,这一问题需要尽早思考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还需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强化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黄婷:在唐老师今天慷慨激昂的授课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改造主义。在教育哲学的海洋中,改造主义如一艘航船,引领我们驶向理想自我与理想世界的彼岸。改造主义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改革。它倡导通过教育来重塑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以期达到社会公正和提升总体福祉。这一理念不仅提倡知识的传递,更强调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能够批判地思考现有社会结构,并具备改造它们的能力。

改造主义具有明显的实践导向,它认为教育应当回应时代的需求,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教育哲学促使我们反思当前教育是否有效地联系现实世界,并挑战我们设想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变革。

在课堂后期,唐老师还提到了“写作就是对美好自我和美好生活的赞美”,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感触很深。每当我提笔写作,心中涌动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无尽赞美。文字,是我与理想对话的桥梁,每一笔一划都承载着对完美世界的向往。在这场精神的航行中,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也勾勒出了心中的理想世界。那里,教育如春风化雨,滋养着每一个灵魂;知识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道路。

张佳烁:今天,经由唐老师启发,知道了实践存在论为语文散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颖且富有深度的视角。以下是一些基于实践存在论的语文散文教学方法的初探: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散文作者的实践经历与生存境遇。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遇等,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实践活动如何影响其创作动机和情感表达。其次,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散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例如,对于描写自然景观的散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亲身感受大自然,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再者,强调学生的个体实践与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散文中的情感、思想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分享自己在类似情境中的感受和思考。然后,开展实践活动,如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模仿散文的写作风格,基于自己的实践经历进行创作,以加深对散文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的理解。最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彼此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在观点的碰撞中拓展思维,进一步挖掘散文所蕴含的存在意义。通过以上方式,将实践存在论融入语文散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散文的内涵,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张国力:语文不能仅仅从外部手段激发、感动学生,可以用交往—实践的存在论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生命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


犹艺:赫尔巴特发现人类天生就有兴趣,他将这些兴趣归纳为六类: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作文的教学,同样可以创造性地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开展作文教学。其中,唐老师针对宗教这一点进行了解读,改成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说法。这一理论,对于我来说,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熊晋雪:唐老师讲到语文教育存在论在场——不在场存在论方式展现的是留白艺术。语文课文中留下知识和信息的空白就像未完成的画作一样,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和知识来填充。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他们习惯于在缺少明确答案的情况下进行探索和创造。教师应当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和任务,最大化留白艺术的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体验。  


郑淑慧:今天在唐老师的课堂上,“教育需要和学生对话”这一理念让我印象深刻。语文,作为一门承载着文化传承与人文精神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知识的宝库,也是心灵成长的摇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是开启这座宝库、呵护这方摇篮的关键钥匙。对话,让知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和枯燥的讲解。当教师与学生围绕一篇优美的课文展开对话时,文字仿佛活了起来,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脉动,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比如,在学习《静夜思》时,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在夜晚独处时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这种对话式的教学,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我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会更加重视与学生的对话,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知识与心灵交汇的盛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对话中茁壮成长。


张晓芳:唐老师讲到“教育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生活的准备。”这句话,我有一些体会和思考,生活本身是多元而复杂的,充满了无法在书本中完全涵盖的情感、人际互动和多样的事件。教育可以教会我们理论上的应对方法,但真正的生活需要我们亲身体验、感受和领悟。比如,与人交流的艺术,合作的默契,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这些都是在生活的实践中才能深刻体会和掌握的。所以,生活化的教育让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可能性和选择。生活是我们自己去亲身经历和塑造的。


李宇:唐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了“生生语文”的魅力,生命与生活是每个人都有的,也是最宝贵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能秉持“生生语文”教育理念,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意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另外,唐老师说讲的教育哲学理论很多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可是这些知识我只是曾经学过,很快就忘记了,也没有运用到生活,好像就变成了一堆死的知识,通过唐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我才感受到这些知识是那么鲜活,是跟我的生活那样紧密相关。才明白哪有什么死知识,只有不会灵活运用的人。知识只有灵活的运用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希望自己以后能将所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刘德涛:通过今天唐老师的讲解,我对“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验是宝贵的,我们必须重视经验,特别是在教学中离不开对经验的模仿;但又不能陷入经验主义,再丰富的经验也是有限的,而且是一定有限,那么如何克服这种经验的局限性,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广泛的阅读,特别是对经典的阅读,通过阅读进一步丰富对经验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的引导。语文教学与阅读的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阅读作为基础,语文只会是枯燥乏味的,只有通过阅读去丰富经验,才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带给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吴临杰:唐老师讲到,广泛的阅读经典,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能够丰富我们的经验。每一部经典都是一座智慧的宝库,蕴含着前人的思考与智慧。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书页,仿佛穿越时空,与伟大的心灵对话。经典作品中,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们理解人类的复杂与多样;有对历史的忠实记录,使我们知晓过去的兴衰荣辱;有对未来的大胆畅想,引领我们展望未知的可能。通过广泛阅读经典,我们不再局限于眼前的狭隘视野,而是走向广博。我们能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感受多元思想的碰撞,拓展认知的边界。同时,经典也促使我们走向深刻。它们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追求,让我们在浮躁的世界中沉淀下来,洞察事物的本质。在经典的熏陶下,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拥有更加深邃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

洪婵娟:唐老师“我所讲,你所想”之今日感悟

今天的课程依旧很有趣,唐老师用一句话概括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学苏联到学美国再到学自己,要发出属于中国的教育话语权。我想,只有学自己,从我们中国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才有真正属于我们本国的特色式教育。

在一篇论文中看到一句印象深刻的话:应教给学生带得走的素养,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这让我联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作为农业,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关注,如农业要根据土地、气候、作物的特性来决定耕种的方法,同时,教育也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教学计划。教育需要有机成长,进行培育和滋养,也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教育不是标准化生产,短期成果,更不是同质化的产品,因此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为了教给学生素养、教给学生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背满背满是知识的书包。这就像唐老师运用“改造主义”讲解写作教学中所说的,作文的改造就是改造自我、改造学生、改造世界,我想,这也是教育中的“改造”过程。


陈晓敏:今天,唐老师提到:“文化即生活方式,需要建设班级文化”。作为教师,我一直认为构建班级文化对一个班级来说至关重要,这意味着给学生营造一个既有利于学习又能促进个人成长的环境。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与遇到的问题:1.如何有效地传递班级的核心价值观,让每位学生都能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2.如何提升每位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找到归属感?3.如何在统一的班级文化中支持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建设班级文化过程中,我发现在保持班级文化一致性的同时,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比较难的。如何激发那些不太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的学生的积极性?如何确保班级文化能够长期维持,而不是流于形式?我想,这需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反思与实践,才能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意义的班级文化。


叶兴平:在今天的课堂上,唐老师大体梳理完了西方哲学流派,紧接着为我们讲解语文教育本质论,在讲述过程中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让理论研究变得鲜活灵动,原来我们很多的教学实践都可以在理论上寻找到源头,在之后的学习中我将沉潜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读,努力探寻课程标准与哲学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唐老师所言“学生写作文是对理想自我与理想社会的赞美、讴歌与追求”让我对作文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新角度的思考与认知。最后,在唐老师激情洋溢的课堂上,常常将毕业论文的选题放诸其间,引发我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与困惑,首先我教授的是一所县域高中,在特征上好像无甚可表,所以立足于本学校的研究特点性好似不鲜明,于是我开始思考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对主题单元与文体单元教学的困惑、高中语文教学与考试的略显脱节、整本书阅读如何具体可行地开展、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如何激发、议论文的思辨性怎样培养……不少的问题蜂拥而至,研究的起始是对问题的关注,能够在唐老师的课堂上激发自己对原本熟悉的教学过程的些许思考,这是唐老师给予我们的启发与思考。


胡丽丽:今天唐老师在课上讲道“作文可以窥见自我、窥见众生、窥见天地。”我有如下思考:

       其一,写作最直接的是写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尤其跟自己交往。写作时,我们会回顾自己在平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语言表达的润色作为将这些写作的重要材料。但是写作不仅仅是对生活的回忆和经历,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审视,在此,举个例子:彝族女孩子的受教育问题一直是难题,从古至今被男性主义笼罩,以前受教育权一直掌握在男性手中。因为政府出台的控辍保学政策,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近十几年才大量获得,女孩子们进入学校学习的比例才增加。那么,如果学生们用开放自我的心胸进行表达,会更加窥探到自己的独特,而不是哪个家族和家支的依附。

       其二,在作文中可以窥见众生,写作不可能只以自己的经验为主,人需要交往,交往对象可以是本人,也可以是天地自然。将作文作为自己和大自然、人交往的桥梁。作文可以连接人与自然,凉山彝族地区学生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很多,他们生于火塘边,与大凉山无尽的山和溪流拥抱,与成群的牛羊相伴。如果将自己与自然接触时的感受和经历写入作文,可以窥见天地自然,感受自然,敬畏自然。换句话说,作文就是和大自然交往的桥梁。人除了与自然交往,但人也是社会的动物,需要和其他人交流沟通,才能促进人社会性的发展,交往不可能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而是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因此将这些交往经历写下来也可以窥见众生。

 

刘洁:今天唐老师提到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梳理一下其中的主要观点:

教师以讲解者角色来单向传递知识,学生只能机械记忆讲解内容。这种教育模式称为灌输式教育(灌输式教育应该是主体——客体存在论)。灌输式教育把学生视同绝对无知者,教师教学看作恩赐——就像银行存储一样,教师把知识看作自己的财产,机械地存到学生的大脑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探究,被扼杀创造力和批判精神,意识处于淹没。而且,灌输式教育隐含着把人与世界分离,显得人只是存在于世界,人们被动地适应世界,而非主动地与世界一起发展。学生一旦接受了被动的角色,就会认为自己只能适应而非干预世界。这一切正符合了压迫者的心意,压迫者不希望压迫的世界受到揭露和改造,而想被压迫者适应现实,因此欢迎灌输式教育,解放事业必须彻底摒弃灌输式教育,取而代之的是作者所推崇的提问式教育,具体方法是:教育者向学生提供一些思考材料,问题涉及学生自身和世界,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材料的见解,教育者再通过学生见解来重新反思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创造,双方一起以知识作为思考的对象,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彼此互为师生。

这段观点叙述与新课改中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新课改是旨在构建一个高效、互动、探究的课堂环境。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能够发挥专业素养,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翁,而学习则成为了课堂的核心,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权利,老师和学生都更有机会接受多种异于标准答案声音的机会,实现教学相长也。


杨海曼: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关键能力,也是为学生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唐老师分享的语文教育存在论方式为我们进行文本解读提供了很多的启发。平时教学中我们不自觉地运用着主体-客体存在论方式下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没有反思单一模式的弊端。今后,我们可以用在场-不在场存在论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抓住作家写作的留白艺术。

“在场-不在场”存在论的视野,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按照传统教案完成既定的步骤,而是具有“陌生化”的效果,能够让学生有惊异的获得感。师生不再局限于确定的答案,而是让世界在眼前敞开,从而有所创造,有所领会。当然,对“不在场”文本的解读不能天马行空,可以知人论世,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去寻找哪些是存在但不在场的内容,避免牵强附会的嫌疑。这也启发我在思考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可以回归教材,以单个理论为切口,研究一类文本,促进这类文本的教学效率的提升。


周洁茹:今天下午上课唐老师主要讲了语文教育哲学流派,重点推荐了一本书籍,是潘庆玉老师的《语文教育哲学导论》。在对这本书详细了解以及粗略地阅读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部著作不仅是对语文教育的一次深刻哲学反思,更是对教育本质与语言关系的一次全面探索。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后感:

首先,潘庆玉老师以宏大的哲学视角,将语文教育置于人类文化、历史与哲学的广阔背景之下,使我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而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他通过对语言哲学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语言作为人类存在与表达方式的本质,进而探讨了语文教育在培养人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视角的转换,让我对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次,书中对语文教育传统与现代性的反思,以及中西语言哲学的比较,让我深刻感受到语文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展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潘庆玉老师不仅批判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僵化与保守,同时也指出了现代语文教育在追求效率与实用时可能忽略的人文关怀。他通过对文言与白话、中西语言哲学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语文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这让我更加明白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唐老师在今天的课上提到“见自我,见众生,见天地。”“见自我”,就是说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我觉得这一步挺关键的,因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见众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人和社会,要有同情心和包容心。这一步也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如果我们能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就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见天地”,就是说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要关注更广泛的事物,包括自然、文化、历史等等。这一步可以让我们更加开阔眼界,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总的来说,“见自我,见众生,见天地”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关注他人、开阔眼界。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应对世界的挑战。

阅读 18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