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以来连着读了好几本关于合作学习的书,于是便对将合作学习理念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有了些去实践的冲动,怎奈时值暑假,所有的想法也只能付诸于文字。今日翻阅林忠玲老师讲课资料,翻到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政涛、德阳市旌阳区西街小学崔晓明老师的的《有关合作学习的14个重要问题》一文,自己也试着回答一下,看看自己的认识是否还有盲点和不足:
一问:小组合作学习从哪里开始?
就我几次课堂合作学习的失败的经验来看,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得要从学会倾听开始。倾听从对象来说,学生要学会听老师所言,诸如老师的上课要求、知识要点、学习意义等等。尊师重教是中华传统美德,“听老师的话“是做一个乖学生的首要条件,所以要求学生们能做到也不是很难。但在课堂了除了老师还有更多的是“同学”,在我看来我们的课堂最需要从学会倾听同学开始。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有这样几种学生:要么上课游离,别的同学说什么都不关心;还有一类学生到也是愿意听,但总急着要打断别人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讲话有咄咄逼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大概率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指挥,学生之间”多考1分中考干掉多少人“般你死我活的竞争意识在作祟,甚至有时候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有问题也要嘴巴硬强死不承认,自然咯,也很少能有主动能为别人的精彩观点鼓掌喝彩的现象了。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从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开始:
1.学会做课堂笔记,记录别人好的观点。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并鼓励学生做好批注或笔记,把同学、老师在讨论中生成的好的观点、思路、方法和语句及时记录下来,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这个细节有助于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提升捕捉、提炼资源的能力。
2.学会等别人说好之后再发表自己观点。
3.别人讲的时候,要用眼睛看着讲话人。可以配合一些肢体语言,比如点头等与被倾听对象有一个正向互动。
4.如果想表达不同观点,开始的第一句应该是:对于***问题,我想补充一下我的想法…
学生学会倾听一定有个过程,我们要在课堂里随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直至成为行为习惯。
二问:什么时候适合进行合作学习呢?
第一,在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出现时开展合作学习。例如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但一个人思考往往会终止于一个答案,而不会去想更多可能。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然后把多种答案找出来。
第二,在动手操作时开展合作学习在动手操作探究或需要一起制作一个实物作品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小组成员共同操作,养成与人协作、配合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当课堂中学生的观点主要呈现为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时,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第四,在整理复习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生理解已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能力水平。
以上四点也为我们设计学习任务提供了方向。
三问:如何分组?
“如何分组”和“分成怎样的组”是两个概念。相对简单回答的是“分成怎样的组”。目前看,各方普遍认同的分组结果是要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难是难在如何分出这些小组?通过阅读我大致做了梳理,做了便于操作的思维导图。
四问:需要有什么合作的规则?
规则就是小组合作中对学生该如何做具体的要求。有些规则可以事先制定,有些则可以根据班级合作学习中遇到的情况经商定后再制定。 由于学生普遍习惯于教师一言堂式的授课方式,我们可以从制定保障合作学习正常开展的规则入手:
1.一旦讨论,就要全组起立。讨论结束,组长询问“还有没有补充?”确认没有之后,用有节奏的鼓掌作为全组讨论结束的仪式,然后落座。
2.小组合作过程中,需要明确分工及职责。大家各司其职,贡献自己的智慧。
3.小组合作有时间限制。我们教师要做好时间预计,不能随便说“大家讨论2分钟”有时候2分钟学生连题目都还没读明白。
4.小组合作一定是基于个人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的合作,否则容易造成搭便车的现象。
5.如果小组代表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小组认为.....”既然是小组合作之后的代表发言,就不能只讲自己的,否则,前面的小组合作基本无效。
6. 小组合作结束之后,进入到全班大组交流,各小组在介绍本组合作学习成果之前,先对前面小组代表的发言,或评价、或补充、或提问、或质疑·....·在此基础上,再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成果。这样一来,小组与小组之间就有了互动、对话和交流。
6.关于讨论的顺序作规则是“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或总结”。判断弱者和强者的标准,不只是成绩,还有性格和习惯:个性内向、内敛,课堂上不爱主动发言表达,沉默寡言者即为“弱者”,反之则为“强者”。当然对于发言顺序的确定也可以在组长培训中加以指导。不需要全班告知。
五问: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时候教师会基于根深蒂固的教案意识和教案情结,完全按照教案预设的小组合作时间节点来安排,不到这个节点就“按兵不动”。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及时生成小组。小组合作更应关注“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