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生活中大家看过皮影戏表演吗?它是集说、唱、演为一体,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被称之为中国的“活化石”。在本课程中,孩子们通过观看皮影戏视频、观察皮影戏图片,了解了皮影戏人物的外形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建议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支持幼儿持续的探究行为。在与幼儿的讨论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皮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根据幼儿皮影兴趣及探索愿望,皮影戏探索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课程缘起】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再一次过渡环节,娇娇老师在家拿来了一本叫《皮影里的大黄》绘本,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孩子们你争我抢的说着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刘溪泽说:我猜大黄一定是生气的给跑了。
王倩说:有一个黑衣服的人说做成皮影就能看见大黄了。
尹思蕊说:我知道皮影,它会动!
康子豪说:我也想看看皮影,从哪能看到呢?
这本书借助温馨的文字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讲述了皮影戏的来历,幼儿看完绘本,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了孩子的兴趣后,我们通过讨论、举手表决,最后决定开始皮影戏的探索班本活动。
【课程网络图】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课程目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1. 欣赏、表演皮影戏需要幼儿专注倾听,有利于培养倾听习惯
2. 制作皮影小人、皮影戏合作演出需要幼儿进行讨论与问题解
决
3. 幼儿创编自己喜欢的故事,并改编成皮影戏幼儿完成皮影戏的演出需要同伴合作
4. 根据角色竞选的结果,认真完成自己的角色
5. 知道皮影戏是中国的非遗,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感到骄傲
6. 制作皮影小人时能坚持探究皮影小人活动的秘密
7. 能够有创意地设计、绘画皮影小人
【课程实施】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一 、【皮影探秘】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通过集体观看皮影戏《西游记》,使孩子们对皮影戏有了整体感知;在观看皮影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提出疑问:
①皮影是谁操作的?
②为什么要有一块白幕布?
同时再通过网上查找绘本阅读让孩子们对已有知识经验清晰化、结构化。
二、欣赏皮影舞《俏夕阳》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指南》中强调:“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最重要的是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支持幼儿去主动探究和学习。”根据幼儿对影子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小朋友们对皮影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也是不由自主的模仿起皮影中的小动物。
三、我们的讨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欣赏完皮影戏后,孩子们到底有哪些经验?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发展需求,我们组织孩子们围绕皮影戏开展了谈话活动。看了皮影戏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王倩说:感觉很好看,他们很厉害。有点像真的一样。
刘溪泽说:这是我第一次看皮影戏,我发现好神奇啊。
张旭泽说:皮影戏是怎么弄的?它为什么会动?
四、亲子调查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调查完成后,通过分享,识别幼儿的经验点:
1,幼儿了解了皮影戏,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2,皮影不需要真人的出现,但是需要操纵皮影的木棍来指挥皮影做出动作,知道了表演皮影戏所需要的道具:灯光、幕布、人物、小棒等,皮影表演也是需要配音和配乐的。
3, 幼儿想用皮影演《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片段、葫芦娃等.....
教师思考: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戏,在幼儿的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这种光与影的巧妙结合,特殊的表演形式深深的吸引着幼儿。在观看皮影的视频《西游记》时,孩子们对这些生动有趣的形象产生了兴趣,对皮影戏的来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和家园携手,通过调查与分享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皮影。同时,孩子们对皮影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纷纷讨论起皮影是用什么制作的,开启了我们后面的活动。
五、【皮影筹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1.剧本确定
孩子们对皮影戏有了一定的认识,观看好皮影戏后,包奕萱说:“要不我们在角色游戏的时候开一家皮影小剧场吧。”于是孩子们开始讨论要表演什么?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小组会议。
确定好剧本后,每个小组的代表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剧本内容,大家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剧本。孩子们通过投票的方式,最终确定了《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主题
2.制作皮影小人
3.问题
遇到的问题一:没有将关节处断开。
解決办法:要将人物四肢一节一节单独画出来。
遇到的问题二:有的人物画得太小,有的人物胳膊、腿太短,比例不协调。
解决的问题:画的时候尽量画得大一点,可以把人物打印出来再临摹。
遇到的问题三:上色太浅,并且容易抹擦。
解决方法:不要用水彩笔涂色,要用颜料涂色。
幼儿通过多次尝试,认识到这四种材料与自己的设想都存在差异,都不适合作为皮影小人的材料。孩子们查阅过资料后,最终发现皮影小人是用现有材料塑封纸最适合。
六、【皮影剧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1.初玩皮影
孩子们逐渐可以利用皮影道具进行简单的故事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他们通过不断地尝试,获得新经验,在感受皮影游戏乐趣的同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为什么看不清楚皮影人?
问题二:白天不清楚,黑呼呼的就看清楚了。于是在晚上八点孩子们再次入园,验证自己的猜想
拉上窗帘后,王倩小朋友发现幕布上皮影人模模糊糊,看起来不是那么清楚,偶尔还会看见演员手的影子。怎么才能让皮影人更加清楚?孩子们通过讨论和操作发现了很多新的方法。
方法:要让皮影人贴合幕布
王倩拿着皮影人物,不断调整着距离,一会离幕布远一些,一会又贴着幕布不动。徐昊则在幕布前帮同伴观察最合适的操作距离。
刘溪泽:贴着幕布可以看清皮影人物,但还是会看见手,这怎么办呢?
王倩:要不我们把操作杆立起来试一试?
徐浩:这回可以了,人物能看清楚了。就是灯光有时亮有时暗。
他们试着将操作杆立起来,果然立起来后皮影道具与幕布贴的更紧,也更容易操作,人物看起来更清楚了,但是灯光问题还是存在。
【正式演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教师的支持:个别化学习是孩子们巩固提升经验的有效方式,在各个领域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制作了道具、熟悉了故事的角色内容、探索了光源与影子的关系,获得了经验的整合与提升。然后,孩子们就角色的上场顺序、光源的位置、影子的大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他们通过熟悉故事内容、梳理故事主要情节等方式,确定了角色的上场顺序;并在科学区进行光影探索活动,巩固加强了影子大小与光源的关系的经验。
教师思考: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模仿丰富自己表演经验,教师以同伴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与幼儿共同表演,通过一人饰演多角色,解决演员少的问题。并且抓住问题引发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关注演员少的更多解决办法,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幼儿通过大胆表达,主动邀请他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新经验。
七、【课程总结】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皮影点燃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在“有趣的皮影戏”这一活动过程中自己选择皮影戏幕布、搭建舞台、制作道具、表演皮影戏,对皮影戏有了各自的独特认识,让孩子们走进了皮影戏的世界。通过皮影课程的开展,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提高了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从初识皮影,一点一滴了解皮影戏的由来,和班级里的小伙伴一起设计皮影故事。从而开始制作皮影人物,在不断探索各种材料的同时,发现了适合自己皮影人物的用具,从而成功制作出了一系列的皮影故事。最后,在不断的表演探索中,孩子们更深刻地感觉到皮影表演与传统表演的不同,也在过程中学会了轮流游戏,互相合作表演。在探究皮影游戏的过程中,也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达到了孩子们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感受皮影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皮影小剧场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初步感受了皮影的艺术特色,希望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我们仍将聚焦幼儿,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生活中挖掘隐含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人。从生活中学习,从学习里快乐,孩子们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