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总书记金句,做学生之"大先生"----阳信县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暑期阅读(五)

喜乐福长随
创建于2021-08-07
阅读 2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领读

  火红的八月,汇集着火的色彩;深情厚意的八月,抒写着诗的情怀;热情奔放的八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七月的风,八月的梦,愿你如意,逆境中,坚强勇敢。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形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暑假,让我们继续相约在读书学习的路上,收获满满的风景与力量。

         大家好,我是本周的领读人郭洪喜

         本周我们将阅读教育的论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 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做学生敬仰的"大先生"是我们今后践行的目标。

领读计划 【阅读时间】

8月3日——8月8日

【推荐阅读】习近平寄语教师金句:要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

【交流分享】

1.精读原文,做好读书笔记,上传照片,交流读书心得。

2.结合本文,反思自己的生活、工作,分享从中的启发及感悟。

请大家于8月8日前将阅读交流及感悟提交至本群,期待大家的精彩分享。

阅读感悟与心得

阳信县劳店镇中学   张云田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7日提出的金句“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的学习体会!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教书匠的原地踏步,教学成绩仅仅是整个教学的一个环节,不可以把目光仅仅盯在分分分上,要着眼于长远,为学生的成长铺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品格、品行、品位。从点滴做起,我们人民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敬仰,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其实要从我们的班主任经历深深感受,我从教23年,干了20年班主任,深深地体会到,要培养十全十美的集体和孩子,有多不容易,需要付出我们艰辛的劳动,这就是我们心中要有一杆秤。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前提条件。要考出分数,先立出品德。人才是服务于社会的,但只有向上的能量将来在社会上才是正能量。

        今后的教育路上,我们的教育智慧,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向上成长。我们老师要向更高层次迈进,从思想上引领每一个孩子,做人之道让学生终生难忘!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马洪涛

         仔细研读了习近平寄语教师金句,我对教师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什么是“道”?“道”即做人之道,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品行、品味。“授业”不仅仅是教授学业,更重要的是传授报效国家之业、爱国爱党之业。“解惑”不仅要解答学业的疑难问题,更要解干事创业之惑,以更好地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新时代赋予教师更高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不能做搬运知识的“教书匠”,要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阳信县水落坡镇中学   劳秀文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7日提出的金句“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的学习体会!

          我国古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把“师”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在教授学生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高素质公民,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情教育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上,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让学生真切的看到,听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什么样的。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模仿范本。

阳信县温店镇中学 朱云磊

        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几年的师范学习,接受的不止地理知识,更有教育、心理、礼仪、等多方面的学习。何为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一个师范生走上讲台前都会被自己的老师所叮嘱的一句。

        自从走上讲台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当一名教师。教然后知不足,慢慢的感觉在讲台上有些不知所言,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更是一度走入误区。

        慢慢学习中我发现了很符合大先生的人——《大宅门》中的季先生,我觉得他是我从教的好榜样。

1.白景琦顽劣不堪,季先生却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他,发现他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才会看到孩子闪光的一面,才能看到孩子内在的潜质。

2.季先生能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善于抓住白景琦的心理,“要我学”和“我要学”这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去甚远,所产生的动力不言而喻。

3.季先生自身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深得白景琦敬畏和佩服,也就是我们的学高。

4.季先生有大无畏的爱国之情,这正是师德师风、思想引领。

        暑期,曾经的学生考上了大学、考上了研究生,发信息给我报喜时我非常高兴,像其他人炫耀一番,因为这时候的我感觉自己是成功的,也许是当年给学生传授的知识起了作用,或许是当年给学生做的思想教育起了作用,也许这算塑造了一些学生吧。

        未来的教师之路上,我会秉承习近平同志寄语金句,不断提高自己,立志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学生。

翟王镇中学   于秀花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更是要塑造灵魂、塑造生命。我们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勇于奉献,积极学习,永不止步。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学做四有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中。


 

阳信县实验中学   郑秀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书育人不仅是教师责任所在,更是教师使命所系。建设教育强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要求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广大教师将“职业”升华为“事业”,从做教书匠提升为做教育家。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常言道,有爱才有教育。教育家往往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对学生无比关爱,始终怀揣教育情怀,始终将育人作为自己最崇高、最自豪、最光荣的事业,并将因此迸发出来的激情和力量落实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阳信县第五实验中学   张元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把握蕴含其中的精髓要义。

         水落坡镇雷家中学   张玲玲

         教师是学问之师,也是心灵之师、品行之师。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在学识上使学生心悦诚服,更要在品行上为人师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我们一线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应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用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熏陶学生、启迪学生,最终一定能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向上生长的力量。


   同时我也认识到,这意味着社会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四有好老师”,一切为了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

  阳信县第三实验中学     郭洪喜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 这一金句给我们教育者指出了成长方向,读后,感觉心情澎湃。今后工作中,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令学生敬仰"大先生"呢?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意思是说,教师的教学不是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知识传授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提高兴趣,学会方法,提升素养,真正把学生的最大潜能激发出来。教学是基本途径,教育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学会思考、学会学习、释放潜能,教师要从过去的教书匠转变为今天的教育家。

        作为教师,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才,是有品格、品行和品味的人才。一名教师不能只考虑能不能成为讲课“能手”,不能只考虑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育的本质就是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作为“传道者”,我们只有自己有理想、有信仰,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点燃学生的理想,用自己的信仰去引领学生的信仰。只有自己有梦想,才能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幸福中学    张晓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如何做一名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如今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广大教师正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所蕴含的价值,从古至今前所未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以情动人、育人、化人,才能走进学生心里。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升华为国家民族复兴的事业,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铭记于心,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如今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路上,更需要我们新时代大先生们的努力奋斗,才能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我们教育者的崇高理想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教师的崇高信仰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崇高梦想应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这样的理想、这样的信仰和这样的梦想,才是主旋律和正能量,才能感化和引领学生,成为“大先生”。愿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梦想与责任的道路上成为学生喜欢和敬仰的"大先生"。

阅读 2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