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正浓,成长最美——求真数学“名师+”研修共同体第四期读书分享会暨2023-2024学年工作总结会

乐平市第十九小学
创建于07-24
阅读 72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葳蕤盛夏,万物并秀。为进一步深入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精准把握新课标的丰富内涵,2024年7月24日上午,“求真数学”吴银华“名师+”研修共同体全体成员齐聚乐平市第十九小学,举行了第四期读书分享会暨2023-2024学年工作总结会。会议分两个议程,先由四位研修共同体成员分享新课标研读心得,再由研修共同体主持人吴银华老师做一学年的工作总结。活动由研修共同体核心成员林金秀老师主持。

读书分享篇

杨晓玲老师分享

杨晓玲老师首先简单回顾了研修共同体一学年的送教送培活动,然后结合自己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带领学习了新课标中有关“量感”的内容。接着,杨老师详细介绍了《小学数学课例式解读》这本书,回答了“什么是量感,量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把握量感的内涵?”等问题。最后,杨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案例,引导教师采用“情境+问题串”的课堂教学形式,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序探究、多维体验、对比估计、趣味实践”的量感培养过程。

林金秀老师分享

林金秀老师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统计与概率为例,详细解读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据意识”。林老师首先以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三会”为引导,详细介绍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编排和教学价值。接着通过对比《2011版课标》和《2022版新课标》,详细解读了数据意识的内涵及主要表现,并就“怎样培养数据意识”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

李夏老师分享

李夏老师创新性地从“数学美”的角度,深刻解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李老师首先回顾了新课标中有关“数学美”的内容,然后从“创设情境,感受美;挖掘教材,欣赏美;生生互评,审数学之美”三个维度阐述了渗透“数学美”的途径。李老师的讲述,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数学不论是在内容结构,还是方法上都有其自身的特别之美”。

程伟丹老师分享

程伟丹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的结构,然后详细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和目标体系。程老师还结合《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教学案例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丰富了新课标的内涵。

读书分享总结

求真数学“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吴银华对读书分享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强调,要真阅读,还要真分享。真阅读能促进个人专业成长,真分享既能锻炼自我、积累经验,又能给同仁带来收获与启发。同时,吴老师还提出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书,鼓励成员间就所读书籍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集体阅读与分享,从而增强共同体内部的联系与学术氛围。

工作总结篇

岁月如梭,悄无声息间又悄然滑过一年。在充满热情与活力的7月,求真数学“名师+”研修共同体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开展了2023-2024学年工作总结会议。会议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方面回顾共同体这一学年的工作历程,全面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展望下一学年的主要工作,为接下来的工作提前布局。

  • 回顾总结本学年工作

吴银华老师回顾了共同体的成立过程,带领大家再度学习了团队的理念、愿景和目标。这一学年来,通过开展送教送培、读书分享会、“慈湖之光”名师大讲堂等活动,促进了共同体成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成长。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营造了一个共生共荣的教育发展环境,推动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求真品质,并引导教师追求教学的新境界。

  • 展望下学年主要工作

接着,吴银华老师就下学年的常规工作和重点推进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并对全体成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他强调,教师的成长需要阅读和写作,需要不断分享,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同时,教师还要由困惑驱动学习,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博采众长,及时总结反思,分享个人的感受和经验,以期达到个人和团队共同成长的目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携手同行,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在教学和教研的路上探索、创新,一起谱写新时代小学数学教育的美好篇章。

供稿:李   涛

供图:吴双双

一审:杨晓玲

二审:吴银华

阅读 72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