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地震,莫惊慌
保镇静,少伤亡
是远震,不用管
若近震,莫等闲
为方便大家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助基本常识,“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知识来了,帮助大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目前尚无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灾害,只有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避震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将伤害降至最低。在不同场景下的避险小知识,快来get一下吧!
避险指南
科学防震减灾 守护生命安全
1.地震震级
按震级大小可将地震划分为以下四类!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通常人体体感无法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记录。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
严重破坏型地震: 指7级以上地震。
2.打开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地震发生前,有居民自己手机收到了地震预警,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在紧急时刻提前几秒钟的预警都是紧急避险的宝贵时间。
下面就教大家如何打开地震预警功能!包含各种手机型号的打开方式:
(1)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2)小米: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3)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4)OPPO/一加/真我:设置→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5)vivo/iQO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6)苹果/三星/其它手机: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3.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势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只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
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4.地震避险方法
室内避险
(1)夹角避险:
蹲身抱头,躲在能抵挡塌落物的东西底下,避免遭受房屋墙盖、墙砖的打击。
(2)远离坠落物:
一定要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灯具、家具等可能坠落的物体。
(3)不能乘坐电梯:
地震发生时不要使用电梯;如果地震时刚好在电梯里,应赶紧按下所有楼层按钮使地体停下,尽快离开。
街道避险
(1)选择开阔地带:
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选择开阔地、公园等避险,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护住头部:
避险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可以将书包、衣物等举在头顶,或双手交叉举在头上十公分的地方。
(3)避免掉落危险物:
避开容易倒塌掉落的危险物,例如玻璃幕墙、过街天桥、立交桥上下、广告牌、吊牌、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野外避险
(1)避开水边:
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如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者出现海啸。
(2)避开山边:
避开山边等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出现山崩、滚石、泥石流等危险。
(3)防止触电:
避开变压器、高压线等危险设施,以防触电。
5.震后余震防范措施
地震专家提醒,避震不分主震和余震,切不可以掉以轻心。
一是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例如山体滑坡、水库溃堤、堰塞湖泄漏崩塌等,在搭建临时避震场所时,必须远离这些区域。
二是要防范危房进一步破坏伤人。主震后余震持续不断,在专业部门尚未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之前,即使自家房屋尚未倒塌,震后也不要贸然进入或居住。
三是救援人员和互救人员,在震后短时间内的余震密集活动期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提高防范余震的意识和技能,减少余震伤亡。
6.被掩埋后的自救
1、坚定求生意志。
2、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
3、尽量向有光、通风的地方移动。
4、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
5、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
6、注意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
7、在封闭室内不可使用明火。
7.震后应对次生灾害
火灾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匍匐,逆风。
管道泄漏
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的受损情况。如闻到煤气味,或看到管道破裂,要关掉从外面进入燃气管道的主阀门,不要点燃火柴来寻找燃气泄漏处。在供电局来做安全检查前,不要再合上电闸。
滑坡
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
泥石流
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泥石流警报,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
学习防震避震安全知识
生命之轻,渺渺于一瞬
生命之重,巍然于天地
让我们一同携手
共同关注震情信息
临危不乱,科学避险
望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