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各种网络电信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为了使学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提高学生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能力,在此,我校向学生家长公开致信,解读骗子的骗术,衷心希望您能关心孩子的网络安全。请认真阅读了解下面几种常见的学生诈骗手法,保护好孩子,承担好监护人的责任,提高自身和孩子的“反诈骗”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电信诈骗套路多
案例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案例二:冒充老师诈骗
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等渠道以书本费、培训、采购班服等名义让家长转账缴费。
案例三:网络刷单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
案例四:AI换脸诈骗
新型高科技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先利用AI技术模拟受骗人好友的面容及声音,通过视频电话的形式让受骗人相信视频面前的这个能说会动的就是“好友本人”,受骗人极容易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遭受诈骗。
案例五:冒充亲友诈骗
案例六: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案例七:游戏诈骗
游戏类诈骗是孩子上当受骗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社交平台上贩卖游戏装备、买卖游戏账号,利用孩子好玩、涉世未深的特点,引诱当事人在虚假交易平台或者私下交易,盗刷父母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余额。
还有部分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设计钓鱼网站,伪装成游戏运营商,发布“送金币”、“充值”等优惠活动,引诱当事人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以此来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盗刷绑定的资金账号。
如何反诈防骗
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8个凡是”和“反诈口诀”,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图文:德育处
初审:董小萍
终审:龙子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