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秋不晚
创建于07-24
阅读 2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取向。在物质层面,我国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但在精神文化层面,我国还具有极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支撑。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占有主导地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追求与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这些都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先天的融通性,他们之间是有着深度的内在契合的。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要向内寻求精神文化的源头。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源头活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当今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源头。

      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其核心和本质是公私之辨;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见义勇为,“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等均能古人的义利观。中华传统美德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道德规范的要求来进自己应尽的义务;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五伦”说,汉代至宋代的思想家们又相继提出“仁、义、礼、智、信”和“忠、孝、节、义”等基本的德目,不断强化人伦价值的意义。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诸种需求中最高层级的需要;从先秦儒家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宋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不断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精神已经凝聚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核。实现道德理想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把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换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实践。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制度、人民认知水平的制约和影响,产生一些糟粕,这要求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传统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建成文化强国,关键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国文化立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阅读 2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