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队宣传员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夜间查岗,提醒三伏天安全注意事项

创建于07-23 阅读347

三伏天已经到来,每次提到三伏天,不少人脑子里都蹦出“炎热”“中暑”“难熬”等词语。有条件的都选择躲在空调房里不出门,但是作为我们保安员,还是要始终履职尽责,坚守岗位!

7月23日夜间,人防二分公司八大队开展夜间查岗活动,重点叮嘱队员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饮水,防暑药品要会使用。越是高温天气越要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大功率电器容易起火,电动车充电要用适配充电器,不能在室内,避免过热起火。

三伏天,也给大家送上三伏注意事项!

心静就能自然凉

炎热天气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对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夏天气血都运行于外,内里相对不足,阳气亢于外,人容易烦躁、易怒,精力不集中。

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引发猝死。因此,夏季一定要做到: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二要心理纳凉。“心病要用心药医”,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让人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越热越要喝温水

夏天虽然热,但一定要多喝温水,尤其是老年人要主动喝水。研究表明,老年人体内的水分本来就比年轻人少,夏季更容易身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增加中风风险。即使不渴也要常饮水,家属要时常留意老年人的状况,如果有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现象,可能是中风前兆,要及时就医。

天热也要多防寒

暑天要防热,更要防‘冷”,即“冷饮病”或“空调病”。中医说“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不利于气机的运行,易生疾病。不少青少年夏季喜欢喝冷饮,图一时痛快,之后常出现咳嗽、气喘、腹痛、大便稀薄等症状,长此以往会伤及脾胃,导致慢性咳嗽或胃病,不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要想防治“冷饮病”,根本方法是不吃或少吃冷饮。“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也是防治的好方法。吃饭时加几片生姜,还能增进食欲。

一些平常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喝点姜枣汤(姜和大枣熬的汤),能暖胃养胃。吹空调导致肌肉酸痛的人可以煮姜水,将毛巾浸泡其中,拧干,热敷患处。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同时内服姜汤。预防伤风感冒,可以用生姜丝泡水喝。

清淡芳香促食欲

由于天气炎热,不少人没有食欲,饮食要以清淡芳香为主。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进补要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与“夏长”之气相适应。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适量食用姜、葱、蒜、醋,既能健脾开胃,又能杀菌防病。

因出汗多且胃口差,多喝汤水尤为重要,可以用咸柠檬煲老鸭、冬瓜荷叶薏米煲排骨等。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一带,小暑、大暑当天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灯芯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成,以应节解暑。多吃营养丰富的果蔬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是解暑良方。

阅读 3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