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2024年的盛夏,怀揣教育梦想的我们相聚长垣,遇见河南教师成长书院,遇见彼此。于是,生命中便有了一段美好的成长之旅。
一天的学习结束,我们收获满满,整理思路,分享心得,共同成长。
董永飞主任:五年级的古诗三首,讲完需要几个课时,这是我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很多老师都倾向于传统的讲法,三个课时至少也要两个课时。今天见识到了武凤霞老师一节课,把三首诗讲完,还拓展了课外的链接,升华了主题。《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诗编在了一节课中。
首先,解诗题。三首诗的题目分别从写给的对象,写的时间,写的地点来明晰写作的目的。
其次,明诗意。通过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求助别人等方法来说说古诗的大意。
第三,品诗情。三首诗的一个共同点都是爱国,但情感的侧重点有略有不同视,《示儿》侧重的是悲,《题临安邸》侧重的是恨,《己亥杂诗》侧重的是哀。
第四,补资料,通过补充诗人或者写作背后的资料,让我们深度的来了解写诗的背景,诗中的意象,我明白诗人陆游的愿望是王师北定中原收复失地,85岁将要去世的时候,还告诫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愿望究竟能不能实现?我们从林升的《题临安邸》找到了答案,只把杭州作汴州,天子软弱、达官贵人声色犬马、压迫迫害抗金志士,收复失地的愿望遥遥无期。谁来给诗人呐喊着心中的愿望啊?只有寄托龚自珍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心意。这三首诗相隔数百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期待,就是爱国,就是想着国泰民安。回扣单元导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第五,拓诗篇。这样的诗还有毛泽东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及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
于凤娟老师:对于大单元教学自己一直有一个误区,大单元教学的“大”不是知识内容的多,而是说这节课包含的大观念和核心素养有哪些?我们在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里还出现过,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吴老师提出的“瓜藤论”特别形象,以数的运算为例,不管是整数乘法,分数乘法还是小数乘法,他们都是对多少个计数单位的表达。虽然数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里面包含的算理和算法都是一样的,也体现了运算本质的一致性。不管哪个主题,都要抓住核心,建立期间的联系。然后,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于彦娥老师:古诗词的教学一直都是自己想讲又不敢讲的,今天听了武凤霞老师讲的古诗三首,感觉自己眼前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瞬间感觉有了方向。
武凤霞老师的古诗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创作背景和文化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武凤霞老师在课堂上适当拓展相关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资料。
2.发掘文本之间的联系:武老师善于与教科书编者进行隔空对话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诗歌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引出《示儿》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会和《题临安邸》及《己亥杂诗》被编在一课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之间的联系和教材的编排意图。
3.整体教学策略:在示范课中,武凤霞老师围绕重点语句展开教学,找到其关联性,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形象美,这种整体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杨阳老师:今天收获了满满的精神食粮。上午武凤霞老师的示范课《古诗三首》,武老师所倡导的古诗教学不是单篇教学,而是善于发现三首古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挖掘到古诗中蕴藏的单元训练要素。武老师以独特的文本解读能力,为学生理解古诗词提供了学习的支架。原来,古诗还可以这样讲。
在这节课上,我一直听到武老师在问孩子们:还有没有你不懂的地方?力求关注到每个孩子,力求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学懂。如果在我的教学中,也能多问一句:孩子还有没有你不懂的地方?我觉得才算真正做到了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
潘晓丹老师:做为正宪一班的一位学员,今天下午非常有幸亲耳聆听吴正宪老师的讲座,第一次见到吴正宪老师,我都被吴老师那真诚的情感、高尚的师德、坚实的教学基本功深深地感染着。吴老师在讲座中指出:新课标强调了数与运算教学的一致性和阶段性,提倡通过主题教学来建立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度覆盖。数学教师应该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通过少量的主题实现多知识点的覆盖,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吴老师用生动形象的“顺藤摸瓜”图,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如何实施“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和阶段性,并通过丰富的课例帮助老师们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大单元备课。随后,吴老师聚焦“数与运算”主题,继续通过丰富的课例和老师们探讨了“数与运算”主题教学的一致性和阶段性,强调“计数单位”在数学学习中的核心地位,提倡以大观念和核心素养表现引领构建知识的整体结构,实现知识的整体性与贯通性。
张晓倩老师:今天下午听了武凤霞老师的《手指》课,授课时生动形象,语言幽默风趣,课堂上设置拍摄剧情的任务,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去完成,非常能调动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无限兴趣,能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最后也让学生明白了每个手指的作用。今天的课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董笑晶老师:今天下午听了武凤霞老师《听评课的规则与技巧》,学到了很多。 我知道了,在听别人讲课之前,自己也要做好准备,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第一评课应该有准备地听––认真阅读需要听讲的教材、尽可能的详细解读教材、认真构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查阅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第二评课应该有方法地听––以学习的态度听、以批判的态度听、以重构的态度听、以全面的关注听、以研究的姿态听。之前我在听课的时候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满堂记”,记下了这个残破不全的流程,失去了对教学的整体把握,也失去了自己对于问题的思考,一节课下来感觉没有学到什么,今天听了武老师的课,我豁然开朗,明白了自己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马世琴老师:今天有幸现场观摩到了吴老师《分数乘分数》复习课,真正体会到了“打通隔断墙”。原来以为要培养孩子的举一反三能力是见多种题型,见得多了,思维就来了。今天吴老师一堂课,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不是多刷题,多见题型就能得出来,而是要打断了隔断墙,在课堂设置的过程中,要让生在课堂中学到本质,深刻体会到知识的一致性、体会到知识间的关联、抓了核心.才能促进迁移,才学会了举一反三。
娄斌斌老师: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武凤霞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给了我深深的启发。
在听之前我在想如果我上这节课我会如何来设计教学,因为涉及到三首诗,内容庞大,加上目前还没有接触过高年级古诗词方面的教学,真的很吃力,无从下手。课堂上武老师将《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诗巧妙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抓住一条主线将三首诗进行了很好的串联,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为我们以后怎么进行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给予了我很多关于古诗词方面教学的灵感。
成长是一种较量、蜕变,成长书院让我坚信成长是有不可小觑的力量的。相信相聚在这里的我们都能凭借自己的每一份辛勤耕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那束别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