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轮转,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这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的到来,标志着盛夏的极致,阳光炽热,万物繁茂。
【防暑降温】
热热热热!!!
高温天气强势来袭
中暑现象时有发生。
尤其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群
更是中暑的易感人群,
为了更好地呵护
老师、学生及家长朋友们的身体健康,
做好防护工作,
一起来了解夏季防暑知识吧!
这段时间
也正值暑期旅游的旺季
持续飙升的高温
却增加了中暑的风险
盛夏出行,防暑先行
在出发前,这份防暑指南
请收好
一、不同中暑症状该如何应对?
先兆中暑
大量出汗,感到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可有定向力障碍(说不出正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体温通常小于37.5摄氏度。
应对方法:离开高温环境并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轻度中暑
体温升至37.5-38.5℃,伴有头痛、口渴、疲劳,出汗等症状。
应对方法:除了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休息外,可以喝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比如配料表中含有「钠」「钾」等元素的运动饮料。
中度中暑
体温升高到38.6-40℃,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皮肤潮红、出汗减少等症状。
应对方法:尽快取一些冰块,用塑料袋扎紧,外裹毛巾放于患者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进行物理降温,并尽快就近就诊 。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全身肌肉痉挛及剧烈疼痛,体温无明显升高,可能与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钠或过度通气有关。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应对方法:转移至凉爽通风的地方,补充液体的同时,给予肌肉拉伸及按摩。
◆热衰竭: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明显升高,可有明显脱水症状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若诊治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应对方法:使中暑者平卧,抬高下肢,并按照以上的先兆和轻度中暑救治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
◆热射病:高热,核心体温常在40℃以上,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应对方法:第一时间让患者在阴凉通风处平躺并进行物理降温+补水,并拨打120急救,急救途中救治不能停歇,可采用冰帽、冰毯,冰袋放置大动脉处(颈动脉、腋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帮助降温。
二、如何预防中暑?
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
要多喝水
要清淡饮食
要尽量在室内活动
不要饮用含酒精或高糖饮料
冷冻饮料也应尽量避免
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
不要忽略身体状况
掌握防暑降温10个tips
防暑降温,安全度夏
希望各位老师、同学们及家长朋友都能
健康快乐地度过夏日时光
此外,当前正值汛期
这份暑期+汛期出游安全提示
出游必看👇
让我们一起
科学防暑,安全度夏!
供稿:马丽萍
审核: 贺 军
签发:张振华
灵武市第八中学
202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