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世界肝炎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肝炎这一严重疾病的认识,进行肝炎的预防、检测和治疗,以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根据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都具有传染性,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丁肝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已存在于肝内或者同时侵入肝内才能建立感染。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
得了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等。
慢性肝炎还可能出现腹水、肝掌、蜘蛛痣等。部分慢性乙肝或丙肝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不易察觉。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急性期感染可导致肝损伤,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
乙肝和丙肝会慢性化,不及时发现和规范抗病毒治疗,可导致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婴幼儿期感染乙肝慢性化风险大于90%,将长期携带病毒。
早预防
甲型、戊型肝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监管;使用疫苗进行预防。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母婴、血液和体液传播,远离毒品,依法使用血液及血制品等。儿童及成人高危人群应按免疫规程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丙肝无疫苗预防,高危人群要加强主动筛查。
加强检测发现及
规范抗病毒治疗
乙肝:成人高危人群包括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人群、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存在经皮肤和黏膜暴露血液风险人群和慢性乙肝感染者家庭成员等。
对于高危人群应做到定期检测,发现病毒感染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科学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做到遵从医嘱、配合治疗不自行停药和定期检查。
丙肝: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存在血液传播风险的人群(包括既往有偿供浆者,以及具有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风险的人群)、有性传播风险的人群(包括与丙肝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与多个性伴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等)、有母婴传播风险的人群(丙肝感染者所生子女)。
目前95%的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大部分丙肝抗病毒治疗药品已经纳入了医保范围。
对于高危人群应做到早诊断、早检测、早治疗,一旦发生可疑感染情况,应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对病毒性肝炎及各类慢性肝炎的防治意识,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脂肪肝,提高慢性肝病的防治意识,科学指导乙肝、丙肝患者的治疗用药,使更多乙肝、丙肝患者达到临床治愈目标,从而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努力消除肝炎的危害。7月26日,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将在感染性疾病科(医共体肝病中心)一楼大厅开展“世界肝炎日”健康义诊活动。
活动时间:2024年7月26日 09:00-12:00
活动地点: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金方院区感染性疾病科(医共体肝病中心)一楼大厅
活动内容:
1. 免费义诊,接受专业咨询;
2. 免费测血压、发放宣传手册和科普慢性肝病相关知识;
3. 免费检查: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免费检测丙肝病毒定量(价值约500元)、慢性乙肝感染者免费检测高敏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价值约100元)、前10位慢性肝病患者免费检测肝瞬时弹性成像及脂肪肝检测(价值125元)、前50位慢性肝病患者免费检测肝功能(价值35元)。
温馨提示:参加此次义诊活动的患者请携带历史化验单及检查单以便对患者目前病情状态进行专业的评估。
义诊专家
林洁,主任医师,教授,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云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结核病分会会员;云南省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从事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查因及疑难重症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不明原因肝损伤诊治;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刘秋红,主任医师,从事内科及感染性疾病30多年;云南省防痨学会理事,云南省感染性疾病学会分会常委,云南省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委员,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云南省联盟委员,云南省女医师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昆明市呼吸学会委员;2015年科室获得安宁市《安宁市医防合作“三位一体”防治结核病》应用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的研究》及安宁市“螳川人才培育”人才工作项目《培育安宁市医共体病毒性肝炎一体化管理人才团队》在2022年顺利结题,个人获得昆明市卫计局《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先进个人称号。
黄辉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从事感染性疾病专科17年,参加国家医政医管司组织的细菌真菌感染诊治项目“培元计划”,擅长疑难重症肝病、细菌真菌感染、发热查因等疾病的诊疗;陕西省医学会传播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 1篇,获省级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市级科技进步奖2次,主持市级科研课题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