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一夏 共赴成长_郭玉璞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暑期读书分享(四)

璞玉
创建于07-22
阅读 3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大先生于漪》心得体会

题记: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要做教育者,首先要做“读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成为孩子们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一、结缘于漪

     初始于漪,是在一则短视频中,看到被称为“人民教育家”(这是国家荣誉奖,是基础教育界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的她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当时就被她谦逊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他,并从网上摘抄他的金句。

        再次注意到于漪,是南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孙继伟主任,他在首席教师群里推荐的《大先生于漪》这本书,于是毫不犹豫的下单,拿到后如饥似渴的拜读起来。

   二、《大先生生于漪》简介

《大先生于漪》是一部以弘扬“人民教育家”于漪精神风范为主题的融合媒介书籍。本书全面展示了于漪先生的世纪人生,以及他在为学、为事、为人方面的卓越成就。书中分三个篇章,分别写了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教育人生;率先垂范、知行合一的育人秘诀;以及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好先生”秘诀,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于漪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要影响和贡献。




三、于漪金句

      

   四、读后感悟

      首先,我们要学习于漪老师谦逊的品质——“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说 “我真觉得我教了一辈子遗憾的课”。

       在教师的素质里头,有一个基本素质非常重要,就是谦逊。谦逊是人的美德,对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要育人,要培育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就要跟着时代前进,就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讲虚怀若谷,你能够听得见东西,而志足意满的话,就好像一杯水已经满了,那再倒也倒不进去了。学生需要成长,教师更是一样,我们的教学方法、教授方式甚至语言表达,每一个细节都要成长。教师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专业理论知识 ,以适应“双减”“双新”背景下对教师发展的要求。

      其次,我们要学习于漪老师大爱——  这份爱根植于她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化作了对事业的爱,化作了对学生的爱。这份爱是铸造于漪老师师魂的基因。 因为爱,她艰辛求学;因为爱,她执着探索;因为爱,她三尺讲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份大爱融化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和每一段岁月里。 风华正茂的时代,她孜孜矻矻,努力追求,把物质生活的贫乏、艰难踩在脚下,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欢乐;命运多舛的年代,她忍辱负重,坚定信念,在命运遭受风雨时更显出她的真诚。古稀之年,她依然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力求独立见解,教文育人,撒播做人的良种,向莘莘学子传递对国家对民族的深爱。语文教育的三尺讲台,让于漪将这份爱播散传递,在她的眼中语文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她的心中学生二字重若千斤,病痛的磨难中,读书写作,深夜孤灯下,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为的是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为的是将这份爱传递。 她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她的生命因学生的成长而有意义和价值。当自己的孩子生病时,她选择的是学生是讲台;而当学生病重时,她顶着寒风、披星戴月,硬是背着走了十多里路。因为偶尔一次对学生的出言不逊,她叩问自己,深深自责;因为一堂令自己不满意的课,她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她带过最乱的班,教过最难管教的学生,但是她用心头的爱,融化冰雪,播撒阳光。学生身上的事情都是她心上的事,学习上、生活上,身体健康上,为他们排忧解难,是她的责任,更是她的快乐。于漪老师说:“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它虽无血缘关系,但它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知心才能教心”,这是她最早提出的,用师者的大爱与大智慧温暖和改变着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作为班主任,他将最差最乱的班级带成了先进集体,作为校长,他让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数一数二的全国先进,这都是爱的奇迹。

   我们在今后在工作中也要以爱为底色,用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耐心,细心,责任心、宽容心搭建起爱的桥梁,用爱传递爱,用幸福传递幸福,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

       最后,我们要学习于漪老师的情怀、格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她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重托”。学生即是国家的未来,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家未来,我们的眼光要放的更高远一些,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育才的使命,为国家的未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遗余力。 每每想到于此,总会想起进入校门科技楼上的于漪老师的话:“一身正气、为人师表”,它像座右铭一样,时刻让我们带着于漪老师的精神前行在教学这条光荣的道路上。

       总之,在于漪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应有的担当和奉献,也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和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铭记于漪老师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郭玉璞

审核:郭玉璞

顾问:张玉宾

阅读 3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