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目
《学习共同体 用课例告诉你》
作者:陈静静
推荐理由
在最美的教育园里
用最美的阅读耕耘出最美的教育
《学习共同体——用课例告诉你》是陈静静博士深入3000多节课进行实践观察研究的总结。本书既有对学习共同体中深度学习课堂和课例研究方法的全面解读,又通过对学习共同体中多学科案例的深度解读,全面呈现了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如何应用课例研究方法,帮助自己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的专家”。对于扎根教学一线教师来说,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好句摘抄
摘录: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要求教师从以讲解为主的课堂转向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师需要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基于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学习设计。
感受: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不适合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调整,放手让学生学习。
摘录:学习设计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以一堂课2~3个问题为宜,如果难度较高,则设计一个核心挑战问题即可。
感受:回想之前的语文课,教师不等学生的反应,不停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也不知道学生学会了没有。一味的单方面输出,对于学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摘录:教师总是不相信学生,总想以“告诉”的方式,替代学生的自我建构,课堂也就成为了教师一个人的“知识叙事”,学生也可能会被教师的精彩演绎、不群的才情所折服,但这种舒适的听讲模式,不会有深度学习的发生。
感受:以前观课的时候,更多的会去教师的表现,时常被教师的朗读、文本解读所折服,可是,我在课堂上没有看到学生,我看不见学生的成长,而学生就在这种无效的学习中耗尽了自己的时间,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摘录:遵循几个不讲的原则:学生未学已懂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学易懂的,老师不讲;学生互助能懂的,老师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老师不讲;有学生会讲的,老师不讲,让学生讲;讲的目的,是为了不讲。
感受:这段文字让我反思,学生真正的学习与老师的讲授好像并没有那么大的关联。我在教学的时候,总是担心学生这个不知道,那个不懂,可是我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这样的学习真的无效。
思维导图
朗读音频
读书感受
我在这个假期读了《学习共同体——用课例告诉你》这本书,收获颇丰。其中深度学习和课例研究这两个板块的内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深度学习
提到深度学习,我最初的粗浅理解是一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到学习全过程,探究知识内在规律的学习状态。读了这本书,我对深度学习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深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说要打造深度学习的课堂,必须转变教与学的关系,让教不断地转化为学,让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处于核心地位,教师要做的是创造开放舒适而融合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深化,实现自主学习与创造。
深度学习以自主创造为目标。这一部分有关被动学习者和深度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区别,特别引起我的共鸣,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普遍习惯于等待,我们教师也总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多半是依靠外在奖励维持,学生并不能理解学习意义和价值,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深度学习是指向知识、素养和价值观的迭代升级。通过深度学习,我们要从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反思,体会学习的乐趣,学会做人。
课例研究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课例研究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观察。书中强调课堂观察对象应从教师走向学生,从全体走向焦点。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堂观察中,作者全程观察的是一个叫童童的男生,在这堂课上,童童从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做圈点和批注,接着能沉浸式聆听同学的发言并在相应的地方做好批注,到最后能一气呵成完成课堂小练笔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分享自己的作品。从这样的变化中,我看到的是:每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每个弱势学生都渴望被看见、被鼓励。这样的变化与教师的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执教人周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充分倾听与尊重,她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批注和交流,给予每位学生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在《手指》这一课例中,执教人马老师也在有意识地培养课堂的发言机制。她对本课的讨论规则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如组内轮流发言,同桌互说互学,推选小组代表交流汇报,同伴补充等。一方面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除此之外,《手指》这一课的三单设计也非常精巧。首先,在预学单中,执教人将“预学自我满意度”的星级设置置顶,完成不同的预习任务会有相应的星级评价,这就像游戏闯关,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胜负欲;然后出示手掌图,梳理手指的特点和作用,并在预学单页脚处嵌入了单元导语“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在学习单中,执教人又一次出示了手掌图,“五根手指分别让你想到了生活的哪个人或哪类人?”在对应的手指上写出名字和简要的理由。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在三单中得到了渗透和解决,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习得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读完此书,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机会,应该在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引导;完善课堂发言机制,用心思考每堂课的教学设计,更多地关注弱势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推荐教师
于颖华 扎兰屯市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
教育理念:
以爱心为起点,以耐心为中心,以责任心为重心,以信心为焦点,以开拓为力点,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