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入高发季节。游山玩水、踏青赏花,勿忘防范蜱叮咬!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高龄、免疫力低下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易于转为重症甚至死亡,应及时就医。
症状是什么?
主要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最高可达40℃以上,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
传染源是什么?
感染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可能为牛、羊、猫、犬等啮齿类动物。
患者也可作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经蜱等媒介生物叮咬传播,还可在无防护情况下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造成感染
什么是蜱?
蜱,俗称壁虱、草爬子、八脚子等,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体表部位,吸饱血后虫体可膨胀如黄豆大小。
蜱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和原虫,很多种类的蜱传播的疾病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使人患病。
如何预防?
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无疫苗。
做好日常预防是关键。
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
↓
- 在草地、树林环境中尽量避免坐卧姿势
- 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
- 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等驱避剂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
↓
- 尽量减少与带蜱的动物接触
被蜱叮咬后如何处理?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拍碎、碾碎或抓住蜱饱血部分拔除,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宜用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器部拔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
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或虫咬伤口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