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岸小学三年级九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寻根溯源 赓续文化
非遗传承教育研学活动

创建于07-21 阅读1198

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闻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感受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魅力,7月14日,日照市金海岸小学2022年9班的同学们来到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研学活动。


寻根溯源,

感受千年古韵流光溢彩;

赓续文脉,

传承百年匠心历久弥新。

日照黑陶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制陶技艺,素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击如磬”的美誉,历经4000多年的风雨洗礼,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更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初步了解历史渊源后,同学们怀着激动与好奇的心理,开启了本次研学之旅。

在日照黑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邢葆东老师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系列艺术展品,邢老师通过一问一答方式,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日照黑陶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制作工艺,并向同学们展示了日照黑陶早期制作工具及原理。

邢老师带向同学们着重介绍了日照黑陶代表性展品——出土于日照东海峪遗址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该展品体型“颀长”,造型美观,制作精致,“掂之飘忽若无”,确若“重若万钧”的高超技艺,让同学们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土与火的艺术 

力与美的结晶

“从泥巴到蛋壳陶成品,需要经过拉坯、修坯,再经压平、刻制、打光、烘干、烧制等20多道工序,数天后方可成型。”邢老师说,蛋壳陶成坯率低、破损率高、颜色不匀,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细,每一步都近乎苛刻。在邢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家乡这项古老的泥与火的艺术形式独有的文化魅力,日照黑陶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艺术,它证明了即使是古老的传统,也能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五千年前的制陶技艺,在岁月长河中流传至今,一代代陶匠用坚守和创新,让源自五千年前的日照黑陶持续在泥与火中新生。

体验泥土渗透历史长河 ,

感受指尖流淌千年岁月。

在体验环节,陶艺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葫芦陶瓷的制作过程。只见他将陶泥按量取出,置于操作台上,反复进行揉压,里外翻动,随着坯盘的飞速旋转,陶泥在他手中变得温顺乖巧,不一会儿,一件外形圆润饱满、肚大能容的葫芦陶坯就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娴熟的技艺让人赞叹不已。

在陶艺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跃跃欲试,以揉、搓、压、捏、拍、打、敲的方式,与陶瓷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一堆看似普通的泥巴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边旋转,一边升高,在陶艺老师的帮助下,每个同学手中的泥巴都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通过互动同学们对陶瓷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让发现之美,在课程里流淌,在实践中浸润。这次研学之旅,向同学们展示了日照黑陶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火花的碰撞,中华非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同学们对黄河文化的认识注入了新的涵义与活力。

阅读 11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