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天的时间学习《同一性与青少年危机》这本书,在郭老师的带领下,内容量很大,收获也是蛮多的。
埃里克森通过对“同一性危机”的梳理,与弗洛伊德进行对话,他认为一个儿童的人格发展是否健康应该从弗洛伊德所关注的生理层面的健康与否,提升到关注心理层面的、人格发展的健康与否。潜在的机制,也就是说要从弗洛伊德所关注的性压抑、用力比多来解释一切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提升到人格发展是否健康,主体能否与环境良性互动层面,而不是只关注生命内在的因为潜意识的、本能的、力比多的压抑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一性认同
对自我的认知和父母老师对他的认知评价保持一致。内外保持一致,我不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可以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同一性混乱,发展不好的话会出现: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和父母老师有权力之争。
这个阶段要完全相信孩子,只是暂时进入凝色阶段,无限相信并给予等待。
同一性的四种类型:
同一性的封闭~ 孩子过于听话,容易刻板肤浅,不灵活。
同一性过剩~ 没有自我的反思,相信权威,很容易陷入平庸。
同一性分散~没有方向,逃避现实,做事散漫。
同一性缺乏~ 延缓到30多岁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由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涵盖了从婴儿期到成熟期的全面心理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冲突,这些任务的成功完成对个人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冲突是基本信任与不信任。婴儿需要感受到安全和被爱,如果需求得到满足,会形成信任感,为未来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儿童期(1.5~3岁):自主感与羞耻感的冲突。儿童开始尝试独立,如果父母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鼓励,儿童会获得自主感,反之则产生羞耻感。
学龄初期(3~6岁):主动性与内疚感的冲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探索和创造的欲望,如果这些行为得到鼓励,儿童会形成主动性,为未来的责任感和创造力打下基础。
学龄期(6~12岁):勤奋感与自卑感的冲突。儿童在学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成就感,会形成勤奋感,否则可能产生自卑。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未来,如果能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会形成同一感,否则会感到迷茫和不安。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与孤独感的冲突。这个阶段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时期,如果能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会形成亲密感,否则会感到孤独。
成年期(25~65岁):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这个阶段的成年人开始关注家庭和社会,如果能够平衡家庭和个人的需求,会形成繁殖感。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冲突。老年人需要回顾自己的一生,如果能接受自己的过去并面对未来,会形成完善感,否则可能感到绝望。
同一性与青少年危机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通过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我也会不断翻阅学习其中的知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