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
评价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教师的评价语言机智多变,评价方法灵活多样,评价过程充满人关怀,这是时代的呼唤。
新课标在涉及教学评价时指出,评价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评价、家长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评价学生学习时,要让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不能局限教师的单方面评价,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建立自我认知。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社会实践等。这些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过程评价,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过程评价,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给予帮助,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要坚持育人导向。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功能,数学作为基础类学科重要作用,它的应用可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数学素养在其中极为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该特别要注意素养的形成,即在潜移默化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供稿:赵瑞雪
供图:赵瑞雪
审核: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