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是我的B超报告。是不是现在的机器太先进,把我的小肌瘤都照出来了?“
“又没什么症状,是不是想骗我来开刀,我不来你们医院了。“
“医生B超报告上说我有子宫肌瘤,是不是恶性的要切掉子宫,还要化疗?”
以上是两位患者发出的疑惑,针对她们提出的问题,下面介绍下子宫肌瘤的奥秘。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性激素水平和干细胞突变有关。子宫肌瘤的症状与肌瘤发生的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子宫大致可以分为内膜层(粘膜层)、粘膜下层、中间层、浆膜下层、外膜层。
起源于不同位置的子宫肌瘤的症状各不相同,想象子宫是个椰子,椰子汁覆盖的面是粘膜层、椰子肉是肌层、椰子皮是浆膜层,再结合带肌瘤的宫体图看。
蓝色区域的肌瘤由占据了宫腔或扩大了子宫内膜的面积,造成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出血、月经周期缩短甚至导致贫血。在肌瘤较大时,可使子宫增大,从而压迫膀胱、直肠、输尿管出现相应的压迫症。
绿色区域的浆膜下肌瘤则在发生扭转时出现急腹痛、发热。
黄色区域的浆膜下肌瘤可因阻塞输卵管,导致不孕。
其余部位的子宫肌瘤则还可导致痛经、白带增多
子宫肌瘤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诊断;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于多发性小肌瘤(如直径在0.5cm以下的准确定位和计数还存在一定误差;
3.磁共振检查:能发现直径0.3cm的肌瘤,对于肌瘤的大小、数量、及位置能准确判别;
4.CT等检查。
接下来就是关于子宫肌瘤的治疗,那么没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可以不治疗吗?有部分可以。近绝经期妇女绝经后子宫肌瘤有可能萎缩或症状消失。但每3~6个月需随访一次,出现症状、肌瘤明显增大时建议进一步治疗。对于有症状,但是又不想开刀,想通过吃药来“解决”子宫肌瘤的患者来说,通过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是十分局限的。现行的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药物「治标不治本」,可以处理肌瘤带来的症状,但不能缩小肌瘤的体积,如激素类避孕药、氨甲环酸;另一类可以缩小肌瘤体积并改善症状,如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但长期使用该类药物会有停经、潮热/低雌激素状态等较大的副作用。且如药物治疗无效,仍需手术治疗。
那么发现子宫肌瘤后就必须要进行手术吗,目前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手术适应证为:
(1)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或异常出血甚至导致贫血或压迫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关症状;
(2)子宫肌瘤合并不孕;
(3)子宫肌瘤直径≥4cm且有妊娠需求
(4)绝经后未行激素补充治疗但肌瘤仍然生长;
(5)肌瘤蒂扭转引起急腹痛。
因此,子宫肌瘤该不该“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现阶段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以治疗子宫肌瘤。如现在已经十分成熟的宫腔镜、腹腔镜、经阴道手术和超声聚焦消融等。同时,发现症状积极就诊,遵从医嘱,配合医生医疗也是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