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有点长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追光,追爱”的旅程 ——  一场与数学名师的美丽邂逅

创建于07-20 阅读2090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培训的第三天了,前两天收获满满,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迎来了训练营的第三天,今天又是硕果累累的一天。

大清早,“抓蜜蜂”的小律动再一次拉近了老师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活力满满的开始了美好的一天。

吴正宪,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

张秋爽,北京市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学位,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核心组成员,作为主编、副主编,参与了《和吴正宪一起读数学新课标》等十本书的编写;参与的课题获首届教育部基础教学成果一等奖。

今天早上,来自西安交大附小雁塔小区的赵佳妮老师带来了《速度模型》一课,赵老师温柔大方和孩子们打招呼,整节课一环扣一环,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速度的知识。

接下来,是吴正宪老师带来的《速度模型》一课。

吴老师在授课之前先给老师们提问:大家先想一想速度、时间、路程的模型其实是什么模型?让数学老师们带着思考听这节示范课,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找到了“瓜藤”。

时间路程”是数量关系主题中的乘法模型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先讲这个数量关系式,再用以解决典型的行程问题。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尤其是没能理解“速度”这个关键概念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吴正宪老师的《速度》一课,深受启发。

吴老师的课堂聚焦核心素养,整节课都以“速度”这个关键概念的理解为抓手,吴老师的课堂充满了学生的质疑、思考、争辩、调整,让学生充分感知了速度是什么,吴老师说:“速度是测量快慢的一把尺子”,一下子把速度的概念具象化了,也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整节课不仅学生收获很多,听课老师们也收获满满。

今天下午,由来自甘肃天水实验小学的魏磊老师带来了《解决问题》一课。魏老师用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秋爽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一课,刚开始给出题目让学生记录,通过不同学生的记录情况之间的对比,让学生看出来记录数据的简便性。

张老师整节课都能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间的联系,注重了让学生动手记录、互相思考交流,在板书上记录8×30=8×1.5×(   ),学生通过思考和理解,明白了其算理。整节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反思交流习惯,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逻辑结构,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网络,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一起来看看今天我们第二小组:秦蜀双宁小组的收获吧!

        登高方知天之广,临溪始知地之厚。通过这几天的课例观摩,如春风化雨般深入每一位数学老师的内心。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也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跟着数学名师走,数学核心素养也定会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地生长。 

阅读 20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