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美篇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创建于07-18
阅读 3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陕西安康“遇非遗文化,谱振兴新篇”暑期社会实践团 || 第四天

  2024年7月15日,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安康“遇非遗文化,谱振兴新篇”暑期实践团于早上8:30再次来到了平利县文化馆。


烙画


今天上午实践团将跟随郭老师一起感受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利烙画。

简介概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烙花工艺由河南南阳逃荒难民传入平利,作为简单的工艺装饰在本县金沙河一带民间少有流传,六七十年代流传区域逐步扩大到长安及县城周边,现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画种普及到平利城乡,辐射到本市汉滨区。“烙画”由“烙花”发展而来。烙花最初为一种工艺,用烧热的铁扦子在扇骨、梳篦、芭蕉和竹木器物上面烫出各种图案或花纹,因此也叫做“烫花”或“烫画”,亦称“火针刺绣”。烙画,民间传说起源于秦代,见之于汉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烙画成为南阳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烙画也成为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享誉国内外,受到人们追捧,技艺传遍鄂豫江浙苏皖之大江南北。

  跟随郭老师来到了文化馆四楼,李红霞老师早已等候多时,李红霞是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一位非遗传承人,她以其独特的烙画艺术而闻名。

  2016年由平利县文旅局安康市博物馆主办了李红霞——火针刺绣个人画展,2017年参加了安康市第七届文学艺术精品创作《梅兰竹菊》获优秀奖。同年在平利和安康分别成立了《红霞烙丹青工作室》免费培训残疾学员,并和汉滨区文化馆共同培训了两期成人烙画技艺的公益培训,共计百余人。2018年3月《最美家乡系列》获安康市女子手工才艺展一等奖并获光荣能手称号,十一月《最美家乡系列》参加2018中国【汉博杯】荣获创意优秀奖。2019年三月成功组织了首届中国烙画代表团走进最美乡村平利采风活动,创下了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同年荣获安康市《金州工匠》光荣称号。

  对于实践团成员的到来,李老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简单的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平利烙画后,她向实践团成员们展示了许多已完成的烙画作品,在实践团成员的赞叹声中,她讲解了烙画的基本原理,并让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烙画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采访环节

Q


了解到您这么多年一直传承平利烙画,但您是如何接触并学习这个烙画呢?


A


我觉得每个人的一生总要赋予一个使命,传承烙画就是我的使命。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烙画,成年之后,更加感兴趣,才深入学习钻研平利烙画。


Q


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对平利烙画发展传承有什么便利或改进?


A


传承非遗文化仅靠个人力量是不行的,但现在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传播途径,宣传的方式也更加多样。通过网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了学习烙画的队伍中,对烙画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次,烙画工具也得到改良,比以前更便利,更安全。

采访结束后,我们和李老师合照留念,结束了早上的工作。

  下午3:30,实践团员再次来到了国漆博物馆,一起追寻平利另一项非遗——平利牛王漆,进入博物馆,郭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了牛王漆的传承人何海林老师,他向实践团展示了牛王漆的由来及技艺作品,牛王生漆油漆技艺是基于中国三大名漆牛王国漆为原材料,盛行于安康平利、岚皋、镇坪等陕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漆技艺。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安康漆树种植、采割和使用的记载。《尚书·禹贡》曰:“金州厥贡漆丝”。《平利县志》载曰:“漆液清如油,光亮照人头搅动虎珀色,挑起如钓沟”,即是对平利生漆质量的赞美。牛王漆因产于平利县牛王沟而得名,是安康地区生漆历史上百年老字号著名国漆。

  随后,何海林老师带领实践团来到了博物馆后院,参观了牛王漆的制作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员们亲自体验了牛王漆制作漆扇的过程。

  结束了实践活动,成员们照例开会总结一天的工作,此次实践让成员们受益匪浅,深刻地认识到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做出重要论述:“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这些非遗文化更是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阅读 3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