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儒家内圣修持辑要》《传统修身法理》关于儒家悟后修持四个阶段均有论述。本段讲话可作为上述内容的补充,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标题为编者加注,如有不当,欢迎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把讲话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的学长们!
关于“儒家悟后修持四个阶段”
我说定量,是分成四个阶段、八个层面,再加上多个过渡,一共十个层面。
1、儒家的初悟,有了这个体。练就有,不练就没有;注意就有,不注意就没有。前边是时隐时现的。
2、以后成了片,到了成片就要过渡了,然后就在那儿呆着,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了。这时,知和那个体还合不住。
3、等合住以后,有了事就知道要去怎么做了,就会从里边发命令了。这样,知和那个体,体和用都合一了,这是第三个阶段。
4、然后再过渡,过渡到不能什么都从那个体出了,破除景象,过了第三阶段,就从外面,从事物之理上(参照《儒家内圣修持辑要》第396页第18-19行,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从具体事上。外边来了大的事情,你该怎么做,就能自然反应出一些东西来。王阳明和陆象山是做大事的,来了大的事情,他知道怎么去做。最后一个叫做了悟,善待生死,也善了生死,把这四个阶段、十个层面弄起来。
如果那个体,不老是在那儿呆住,按禅宗的要求,还不是真正开悟,还是准开悟,又叫初悟。
请关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