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19日,2024年江西省新课程新教材初中数学北师大版省级培训班在南昌举行,萍乡市田家炳中学徐莉丽教师参加线下培训,数学教研组其余教师全部线上培训。
7月18日下午会议由萍乡市数学教研员罗玉霖老师主持,白永潇教授的讲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解读——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设计》。她从课程标准中的“综合实践”;什么是项目式学习;“综合与实践”教材设计整体特点;七上“综合与实践”内容与案例四个方面给一线教师深度解读。白教授分享了如何用项目式学习去设计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从项目选题、项目设计项目执行、项目展示介绍项目式学习的过程,肯定了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借助教材的栏目设计,它呈现方式是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反思→成果展示四个步骤去实施。她用七上教材中的两个案列做了细致分析和精心设计。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设计及问题设计背后的“暗线”——数学核心素养体现,白教授进行了深度剖析,并给广大一线教师在“综合与实践”章节设计中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教学建议。
7月19日上午的会议由江西省中学数学教研员陈莉红老师主持。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组顾继玲教授带来精彩的讲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整体介绍》。她从延续2012版教科书的特色,2024版教科书的变化与创新两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她指出:新版教材是旧版教材的传承与创新,2024版教材依然展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以螺线上升展现重要的数学内容,从章节角度和课时角度,内容设计都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思考、交流的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2024版教材创新点颇多,有许多亮眼的地方。如进行了教科书体例创新;完善了结构化学习体系;构建“大中小”协同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体系;设计了核心素养发展的“暗线”。
7月19日下午顾教授带来讲座——《北师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七上介绍》。本场讲座她为一线教师带来2024版教科书领域内容变化解析和2024版教科书七上内容介绍。她结合课标要求、教科书特色与变化两方面深度解读2024版教材中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模块中的内容变化,接着从具体的七上教材单元内容变化,到课时内容新旧比较,内容呈现方式变化的编写意图进行深层剖析,并对章节内容地教学提出了教学建议。
通过此次培训,教师们理解了新教材编写理念、特点、结构、变化、具体内容、教学建议、课例研究、教学案例等。培训帮助了全体参训人员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刻领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时代背景、目的意义的认识,明确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变化和要求,增强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相信教师师们定会带着此次培训的收获,在教育路上继续深耕前行。
萍乡市田家炳中学数学组徐莉丽线下培训
萍乡市田家炳中学数学组线上培训
萍乡市田家炳中学数学组个人心得
谢 伟:在一天半的培训时间里,通过专家的讲解,我对新版教材有了大概的了解:为实现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在之前的教材基础上,教材编写的专家们对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进行了调整;在大单元教学的要求下,专家们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在回归数学概念的发展史时,专家们对有些数学概念的讲解进行了重新编排。变化幅度之大,需要我们之后多花时间来对教材进行深挖。
徐莉丽:我很荣幸参加了此次线下培训,新教材的推出,是经过结合无数一线教师的实践、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数学知识本身内在逻辑经过反复推敲而定下来的。想必整个暑假一线教师也是最火爆的话题。更能想象到八月底九月初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问候由“你暑假到哪里去玩了”变成“新教材如何”、“如何使用新教材”“怎样去设计这节课的内容”。相隔12年,2024版教材问世,这是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我也不例外,报到后拿到了培训用书,在去酒店间的路上赶紧翻开教材,感受一下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变化。教材内容编写变动意味着教师应有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方式)去对教学内容处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意味着转变。更是国家对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多教师表示,教材的编写越来越好,更能体现知识内容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但课也越来越难上。对教师和对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这是一定的。7月18日下午白教授的讲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解读——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设计》,95%的教师第一次知道“项目式学习”应该是在研读新课标中接受到的。更别说现在需要教师们基于项目式学习设计一堂课。由此可见,学习是多么重要。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出现,一线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潜心钻研。白教授的讲座像一场及时雨,让我对项目式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白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如何实行项目化学习,在项目化学习中要注意哪些地方,如及时给出评价。与2012版教材的“综合与实践”相比,2024版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是新课标中强调初中阶段“综合与实践”要进行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价值非常重大。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整地经历解决一件复杂而具有持续挑战性的真实问题的过程,经历深度的认知加工,建构知识经历的转变和发展已有认知方式,形成关键态度。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两条线都在一直走。明线是学生会用知识解决一个真实地负责问题,暗线是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白教授深度剖析教材中“综合与实践”中中栏目设置。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反思→成果展示。每一步应该做哪些事情,如何设计、处理教材内容,她都给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为广大一线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她还强调在项目式学习中要“发挥小组的作用”。这也是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 。团队意识就特别重要了。项目式学习是一场小组共同的学习、交流,是每一个成员都有任务再身的行动学习。在小组创作中,激发学生的智慧,点亮学生的思维火花。
7月19日顾继玲教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整体介绍》,她从延续2012版教科书的特色和2024年版教科书的变化与创新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层次讲解,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大帮助。顾教授借助具体案例来讲解,当教材内容的编写有改变时就有新旧教材对比,让一线教师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2024版教材以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索、思考、表达。以问题串的形式,串起单元内容。我特别喜欢2024版教材中采用了复合式学习栏目(尝试·思考,观察·思考,操作·思考,尝试·交流等等),这是一大创新,从栏目中,就可以看出本环节编写目的——知识线(明线)和素养线(暗线)两条线并肩执行。栏目的设置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章前文字采用“A+B+C”结构
这种设计我觉得很有意义,特别是“C”部分,以具有统摄性的“大问题”引导持续思考,在这个章节学习中,都可以去思考“C”。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可以去思考,这些问题是“大”,是随着知识不断建构,不断完善知识,有着“温故知新”的感觉或者“哦,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还特别中意“问题分析引导语”,就像有一位智者不断地与学习者对话,在学习者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架。
在数与代数中,顾教授强调代数推理和几何直观。几何直观有着强大的功能。它的价值体现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借助图形表达学习对象,侧重于对数学对象“形”的表述;借助图形分析数学问题,侧重利用图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追赶小明,教材中的分析就是借助化线段图进行数量分析,以直观的线段表示出来,让学习者一目了然。借助图形对数学结论问题的结果进行表达,侧重于对已获得的结果。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a±b)2 和勾股定理,我们采取图形面积来解释。用两种方式的理解知识,从角度的理解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本质。同时,还借助图形直观整体地把握研究对象,发现数学结论。顾教授一番讲述,让我陶醉其中,几何直观的功能确实强大,在严谨抽象的数学学科中,需要借助几何直观加深对抽象知识的具象化。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觉得“这个内容简单”而忽略了应用“几何直观”来解释。在数与代数领域,会有很多“数”和“形”的结合,就是通常说的数形思想,去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数”和“形”之间的桥梁我们一线教师是否真正地搭建好了呢?如绝对值的学习,会遇到非常多的学生绝对值的应用很难理解,在教学中,基本上是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单一说某个数的绝对值,学生懂,但涉及到绝对值的运算(代数推理)学生就分辨不清。这就说明代数推理和几何直观两者有被忽视的,还没有发挥好几何直观的强大功能。学生并没有建构起数轴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在顾教授的讲座中,她着重讲了代数推理和几何直观,强调代数推理的重要性。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以演绎推理形式进行加法计算。这就要求学生能说出计算每一步的依据,而不是简单的拿着教材中的法则“机械模仿”,特别是现在很多学生超前学习后,好像就默认就是简单,“一看就会”“有手就行”,大大消减了教学中的代数推理。同样,课本中的小球“消消乐”的编写,就是借助几何直观来解释法则,有了这个几何直观的解释,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不是就简单了很多了。
另外顾教授提到“方程的本质是借助未知数讲述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在某一个要素上量相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学生是不会列方程的,找不到等量关系。也就让我沉思,我们做好了如何讲述两个故事吗?两个故事讲清楚了吗?厘清了两个故事中的桥梁了吗?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清楚两个故事中的数量关系?
在南昌培训的一天半,我每分每秒都过得充实,能够现场近距离听初中数学学术界的专家们对新教材编写理念、特点、结构、变化、具体内容、教学建议、课例研究、教学案例全方位解读。促进数学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刻领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时代背景、目的意义的认识,明确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变化和要求,增强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