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盐池县高沙窝镇中心卫生院“三伏贴”预约开始啦!!!

盐池县高沙窝镇中心卫生院
创建于2024-07-18
阅读 36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一一上工治未病。

    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驰、毛孔张开,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温阳祛湿,补益身体的功效。

               穴位贴敷治疗适宜人群

    凡素体虚寒,或者身患某好发于冬季或逢寒湿之气加临而复发、加重的疾病均属于“三伏“治疗的范围。

    1.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冷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脾胃虚寒易腹泻等;

    3.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有血块、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哮喘、鼻炎、慢性咽炎等。

    5.其它疾病及亚健康状态:失眠、心悸、疲劳、乏力、颈椎病,腰椎病等。

      注意事项

    1.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成人一般贴敷时间以2-4小时为宜,小孩时间为0.5-1小时,以患者贴敷处产生辣辣的感觉但可以耐受为度,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灼伤皮肤。

    2.贴敷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敷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

    3.贴敷当天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把“阳气”赶跑。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的朋友,可外涂抗过敏药膏、或口服抗过敏药物,小孩或严重者应去当地医院处理,贴敷当日禁食生冷刺激食物,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鸡、鸭、鹅、牛、羊肉,虾、螃蟹等海鲜,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贴敷治疗后皮肤可暂有色素沉着,但会消退,且不留疤痕,不必担心。

    5.贴敷之后,比较敏感者会出现起泡现象,起泡效果更好,如果泡小,可以自行吸收,但避免抓破;如果起泡较大需要到医院处理,以免引起皮肤化脓感染。

     温馨提示

    四大人群不宜三伏天贴敷!

     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内脏疾病患者;

     2.孕妇、出血病证、新近外感发热和阴虚发热等发热患者;

    3.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或过敏者;

    4.由于婴幼儿皮肤较细嫩,容易灼伤皮肤,建议二岁以下婴儿慎行三伏天贴敷治 疗,但个别婴幼儿因病情需要行三伏天贴敷治疗者,建议三伏贴敷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三伏天的养生要点

  • 饮食清淡:多食用绿豆、西瓜等清凉解暑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
  • 补充水分:高温下容易出汗,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 防晒措施:外出时,涂抹防晒霜,戴帽子和墨镜,穿长袖衣物,以减少紫外线伤害。
  • 适当运动: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等轻度运动,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 保证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抵抗力。

治疗时间

        1、头    伏:7月15日—7月24日

2、中    伏:7月25日—8月3日

3、加强贴:8月4日—8月13日

4、末    伏:8月14日—8月23日

贴敷时间:成年人2-4小时;皮肤敏感者、小儿0.5--1小时。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请务必按照上述时间来我院中医科贴敷治疗。

三伏天虽然炎热难耐,但通过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我们可以健康地度过这段时期。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高温,享受夏日的清凉与美好。

—END—

供稿:石艳丹

撰稿:张    娟

初审:杨晓丽

终审:张永学

阅读 36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