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暑期 安全一夏

健康促进办
创建于07-18
阅读 2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个充满欢笑与活力的夏季里,孩子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暑期。许多家庭选择外出游玩,一家人共度美好的暑期时光。然而,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要保障自身的安全。下面,就与大家探讨一些暑期出行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大家的旅程增添一份安心与保障。

             自然灾害要规避

      暑期,自然灾害多发,如暴雨、洪水、山体滑坡等。因此,在规划出行时,要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的天气情况,利用气象APP、官方网站等渠道提前了解旅游景区的开放情况和安全状况。同时合理规划行程,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前往山区、河谷等高风险区域。在游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安全风险。遇到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按照当地安全提示和应急预案,及时寻求帮助。如果出游遇到雷电天气,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到大树下、近电线杆处避雨,防止雷击。

       如遇雷击,可通过以下方法施救:    对雷击昏迷人员,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减少大脑缺氧时间。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与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人相比,应先抢救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如果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可向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可在地上翻滚或趴在有水的洼地熄灭火焰。严重情况下应立即拨打“119”或“120”救援电话。

             水上安全莫大意

      炎炎夏日,游泳成为许多人消暑的首选,然而溺水事故也时有发生。首先要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场所,切勿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在参加涉水活动时,要穿好救生衣,并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对于家长来说,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安全,切勿让孩子独自在水边玩耍。如果不幸发生溺水事故,要立即呼救并拨打“110”、“119”、“120”等救援电话,同时采取正确的施救措施,如抛投救生圈、绳索等救生设备,避免盲目施救。

      如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将溺水者面朝下,腹部抬高,拍打背部,使呼吸道和胃内积水倒出。

      若发现溺水者已没有呼吸及心跳,在口腔没有异物的前提下,取溺水者仰卧位,并进行持续心肺复苏,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心肺复苏按压部位位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时,施救者应将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掌根重叠,确保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30次后完成2次人工呼吸。

       同时,呼叫在场其他人员拨打“120”,报告患者目前状态及事故所在地的详细位置。有条件的可以派专人指引“120”救护人员快速准确地到达现场。


            降温解暑有“凉”策


      中暑是指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散热功能衰竭,以水、电解质丢失过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其原因有:

    (1)产热增加: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等室外运动;    

    (2)散热障碍:闷热天气下,空气湿度大导致散热明显受阻;

    (3)热适应差:长时间在空调房,突然来到室外,自身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中暑。

            户外受伤莫惊慌


      在户外活动中,要量力而行,不做冒险的举动。对于普通外伤,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可以使用创可贴、碘酒等进行初步处理,及时止血、消毒,避免伤口感染。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且发生轻微的皮擦伤,可用干净的水或矿泉水冲洗伤处,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如果肢体的伤口有明显出血,可局部包扎压迫止血,如出血过多,可于    伤口近心端    距离伤口5-8cm处,用结实的布条或鞋带代替止血带达到止血效果,同时呼叫“120”。止血带使用后,尽可能在2小时内转移至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户外出行过程中出现足踝部关节扭伤,多数情况是局部软组织损伤,此时需要关节制动,24小时内可冷敷减少肿胀程度以减轻疼痛,不要进行按摩,否则会加重局部肿胀。如怀疑受伤部位发生骨折,要使受伤部位完全制动(固定),搬动前应做简单的固定,以防止骨折处出现损伤加重或伤及血管、神经,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蜂蜇伤,首先要迅速取出尾针,并用肥皂水等碱性溶液清洗伤口,休息,补充水分。如患者出现周身皮肤发红、大面积斑丘疹、心悸、头晕、乏力,甚至呼吸困难,应尽可能平卧,立即就近就医,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健康饮食要牢记

      暑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如肠道疾病、感冒等。为了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食用不洁食物等。同时,要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避免生冷饮食、过度劳累和熬夜,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


      避免贪凉喜冷: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感到燥热烦闷,会出现贪凉喜冷现象。适当食用冷饮,可助消暑解渴,但如果过度贪凉,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等疾病。夏季是瓜果、海鲜大量上市的时节,但炎热的天气容易促进致病菌和寄生虫繁殖,如不注意饮食卫生,则易患胃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夏季胃肠道疾病的关键。


      清淡饮食更健康:    夏季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黏腻食品以避免消化不良,且不宜过饱过饥。平时生活中,可以多摄入甘凉清润的食物,如小麦、豆腐、马铃薯、白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如菠菜、藕、西红柿、胡萝卜、鹅肉、鲫鱼等;还可多吃些苦味食物,其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健脾利胃等调理作用,如苦瓜、苦生菜、茶水等。

       适当补充水分和微量元素:夏季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氯化钠和钾等多种元素损失较多,因此应根据体质量出为入,适当增加补水量,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同时还要适当补充体内流失的盐分和钾元素。水果、蔬菜以及颜色鲜艳的食物,如小米、红豆、大枣等,钾含量都比较高。夏季高温可促进人体代谢,容易缺乏维生素及钙质,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钙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西红柿、豆制品、虾皮等。


      备齐常用药品:    在暑期出行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如创可贴、碘酒等外伤用药,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降温药品,感冒药、止痛药等常用药品。此外,过敏体质的人,还可以携带抗过敏药物。在使用药品时,要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切勿随意用药。同时,要注意药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阅读 2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