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3岁,CKD5期,血液透析3年余,既往高血压病、韦格纳肉芽肿病史,无糖尿病史,右前臂腕部内瘘3年,1年前瘘口血栓形成行近端修复术。现前臂内瘘瘤样扩张明显,吻合口仅有搏动,无震颤,上机血流<200ml/min,当地医院考虑血栓形成,前来我通路中心就诊。
查体:精神可,双上肢手臂无肿胀、粗细一致。右前臂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修复后内瘘),吻合口及前臂血管有搏动,触及震颤弱,整个前臂头静脉呈S型瘤样扩张,瘤体张力大,举臂抬高试验阳性,其近心端可触及血管狭窄,狭窄近心段震颤明显增强,查体发现该患者头静脉在肘部分为两支,于上臂上端汇合,扩张呈双头静脉,所见血管走行如下。超声检查提示瘤样扩张近心端管腔狭窄,狭窄程度>50%,影响透析血流,需要干预。此外内瘘血管其他部位管腔通畅无血栓形成。
手术设计:
方案一:PTA,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狭窄段。该患者已二次修复内瘘,血管资源宝贵,狭窄部位距吻合口远,PTA其优点在于最大程度保留静脉,手术创伤小即可解除狭窄。
方案二:手术切除狭窄段,进行内瘘静脉血管端端吻合。手术切口如上图虚线所示。
告知两种手术方案的优势及风险,患者选择开放手术治疗,尊重患者意愿采用手术方案二。
游离出血管狭窄段后,阻断近心端及远心端,于血管狭窄处纵行切开2cm,发现管腔内狭窄处有静脉瓣膜增生合并内膜轻度增生,术中将增生瓣膜切除,阻断内瘘处血流,狭窄远心端用蚊式血管钳机械性扩张,开放血流后可迅速通过静脉,瘤样扩张处无血栓冲出,张力明显减小,狭窄解除。
狭窄解除后无损伤血管线连续缝合血管切口
开放血管夹后血流通畅,吻合口及内瘘前臂静脉血管全段均可触及震颤,瘤样扩张处张力明显减小,质软。
结语:
1.血管非血栓性狭窄是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内瘘血流量不足,易发生于吻合口、距吻合口5cm内的静脉端或反复穿刺部位。
2.常见原因为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附壁血栓机化引起的狭窄、静脉内膜增厚、静脉瓣膜增生钙化等。
3.处理方式包括PTA或开放手术治疗。具体需要根据血管狭窄的程度、部位及手术的利弊选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患者的需求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