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40515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怀念杨万杰指导员

      怀念杨万杰指导员

                   (上)

       铁道兵独立汽车团九连首任连长兼指导员扬万杰是我一生难忘的老领导,他是这个连所有任职人员中唯一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革命,也是唯一能享受离休待遇的干部,在连队是极受尊敬和崇拜的领导者。

       我首先介绍一下杨万杰指导员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贡献。他一九三一年出生于湖北省房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四岁开始给地主家放羊,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一九四九年五月解放军解放他家乡后,他毫不犹豫地参军入伍,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入伍后他随解放大军转战多地,经受了枪林弹雨的严峻考验和磨炼,多次立功受奖,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

       一九五一年,他作为铁道兵团第五师的一员赴朝参战,为抢建抢修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至一九五三年停战回国时,他已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名技术过硬的汽车驾驶员,一名经过扫盲可以看书看报写家信的文化青年,成为成熟的革命骨干。他从此与汽车结缘,开汽车,管汽车,一生都在与各种各样的汽车打交道,是地地道道的汽车人。他于一九五八年被铁道兵第五师提升为汽车连队的少尉排长,一九六二年晋升为中尉连职军官在机关从事汽车管理工作。

       一九六五年初铁道兵独立汽车团成立,杨万杰同志作为业务骨干人员被从铁五师抽调,任独立汽车团装备股助理员,继续发挥特长从事汽车管理工作。一九六七年元月一日铁道兵独立汽车团九连在云南省禄丰县钢铁厂成立,杨万杰同志被任命为首任连长兼指导员,一九六八年一月,上级任命陈忠科同志为九连指导员,杨万杰同志专任连长,同年六月陈指导员因身体原因转业,杨万杰同志由连长改任指导员,副指导员李锡琦同志提升为连长。杨指导员至一九七O年十月转业,在九连工作近四年,其中在指导员岗位时间近三年半。团党委在九连成立的第一年安排杨万杰同志担任连长兼指导员一整年,除了干部一时调配不开的原因外,也是看中他军事政治都很强,有能力把两副担子一肩挑。杨万杰同志果然没有辜负团党委的信任和期望,面对连队初建,人员来自全团各个单位而且还有从地方车队借调的十几名职工,方方面面的工作头绪多难度大的情况,他团结带领班子成员,一边抓班排完善,建章立制,队伍教育和管理,一边抓新车型性能熟悉,保养维护,安全行车,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运输任务。因各方面成绩突出,九连当年就被汽车团评为四好连队。第二年,虽然不再一肩挑,杨万杰同志上半年专任连长,下半年改任指导员,但事实上仍象连队的主心骨一样,发挥着担纲作用,使连队全面工作更加稳健地发展提升。一九六八年九连又被评为四好连队,杨指导员被团选派为代表之一,光荣地参加了铁道兵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被颁发荣誉纪念章,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这是对杨指导员和九连的最高褒奖,是九连的最大光荣。从独立汽车团九连到独立汽车第二营五连,再到铁十一师汽车营五连,黄河连在十四年的历史中之所以一直特别心齐风正,特别有朝气有活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南北转战,屡创辉煌,可以说是以杨万杰指导员为代表的早期领导班子给我们开了好头,定了好调,打下了好基础,培育了好基因。杨指导员是黄河连辉煌的始创者,是黄河连精神的奠基者。

      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

 这是楊万杰指导员参加铁道兵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

      我家里珍藏一枚毛主席像章后面刻的字“最幸福的时刻”

怀念杨万杰指导员

                       (中)

      杨万杰指导员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团机关工作时,他在装备股,我在警通排,那时有不少老同志是参加过革命战争的,杨万杰同志是其中之一,我对他们都很尊敬,很崇拜,但都接触不多,一般是相遇时打个招呼,或者敬个礼,觉得他人和气,没架子。后来听说他去九连担任连长兼指导员,我们年轻人也私下议论说他水平肯定不一般,因为一肩挑很少见。一九六八年底我在十二连工作,知道了杨指导员他们去北京开先进代表会,还见到了毛主席,也为他们感到兴奋和激动,非常羡慕他们。也许是缘分吧,一九六九年六月,我被任命为九连副指导员,成了杨指导员的直接下属和助手。通过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深入接触,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我对杨指导员的品德和能力有了更准确的感受,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是我心目中的完人。他政治觉悟高,对党的事业满腔热忱,对上级组织的号召、指示和要求,都坚决执行,毫不动摇。他心地善良,待人诚恳,认真踏实,不喜欢虚把式花架子。他提倡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办事动作快,效率高。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珍惜连队的每一颗螺丝钉。他体恤部属,关爱士兵,下级做错事他主动担责,战士因伤病住医院他再忙也要抽时间去看望慰问。他模范作用好,对自己和家属孩子都要求很严,从不占连队一点便宜。他每天起早睡晚,不是带车队出车,就是在车场、修理间或食堂宿舍到处走走看看,找人聊聊,连队的大小事都装在心里。他重视学习上级文件,重视看报读书听广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他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善于发挥党支部一班人的集体作用,善于总结利用连队管理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善于在工作量大时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带动全盘,善于在困难时发现有利因素提高大家的信心和工作积极性,善于培养和树立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其中二等功臣罗道彬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等等。他的德,他的才,都让我大开眼界,由衷佩服。我能有一些进步和提高,很多都是向杨指导员学习的,向他学习的东西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他是我成长道路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老师。杨指导员对我的具体帮助指教也很多,这里我举两个小例子。有一次我专门向杨指导员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我有时给战友们讲话时,讲到中间会突然出现嘴里没词讲不下去的情况,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他亲切地对我说,那是你的方法不对,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就是你在讲任何一个问题时,脑子里要多装几个为什么,把要讲的问题的逻辑关系把握住,自己想透彻了,提前在脑子里过一下打个腹稿,必要时在本子上列个提纲也可以,这样就能讲完整,就不会中断,别人也容易听明白。我按他的指点去做,效果就好多了。第二个例子,杨指导员在与我接触中看出我性情比较急躁,他对我说,性情急一些有好的一面,讲话办事都有效率,不拖泥带水,但若控制不好情绪,就容易成为弱点,给你讲个民间俗语,人们常说的“有水平的人讲话是想着说,没水平的人讲话是抢着说”,你想想这里边的道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自那之后我常想着杨指导员这一教诲,说话办事尽量克服急躁情绪,相对稳健很多。杨指导员对我的关心爱护,有这么一件事我至今印象深刻。九连驻德昌时,大概是一九七O年的三四月份吧,我妹夫与县里另一位干部从湖北老家来四川渡口(今攀枝花)出差,顺路来连队看望我,杨指导员知道后,专门与二人见面说话,还特意告诉炊事班吃饭时给客人加两个菜,第二天连里正好有车去渡口装车,杨指导员又亲自安排他两个乘顺便车同去。我妹夫和那位同行的干部非常感动,说你们部队真好,杨指导员真好。后来我回原藉探亲又见到他们,他们还念念不忘此事,让我给杨指导员带好表示感谢。

怀念杨万杰指导员

(下)

       一九七O年十月,杨万杰指导员根据组织上的安排转业回湖北省房县工作,就此告别二十多年的部队生涯,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他离开时大家都来送行,依依不舍。分别的头两年,我还和杨指导员通过几封信,后来由于连队多次转移调动,又加上各自都忙于事业,就中断了联系。但我心里一直牵挂着想念着我这位恩师和领导。退休后,我曾利用户藉查寻杨指导员,但没有查到,脑子里隐隐产生过不祥之感。这几年,特别是黄河连战友哈尔滨聚会之后,想寻访杨指导员的心情更迫切了,也可能与自己年龄有关,越老越思念共同生活战斗过的老战友,特别是给予过自己重大帮助的恩师,同时也觉得现在通讯联络都网络化智能化了,很有达到寻访目的信心。刚想付诸行动,又被新冠疫情阻断。二O二二年六月,湖北疫情有所缓解,我决定抓紧去房县寻访杨指导员,不弄个水落石出不罢休。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还未通火车,我曾三次去房县驻武汉办事处查询,多方打听才知他们原址已拆迁,新址未确定,正处于暂停办公状态。六月十六日,我带着随身用品去武汉西边的长途汽车站,打听去房县的交通信息,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说有到房县的车,我立即购票上车,四百多公里跑了八个来小时,当天下午到达房县县城,先找个宾馆住下休息休息,琢磨一下下一步怎么行动。第二天一早,我先去房县公安局城关镇派出所查询,他们说公安部门有为居民信息保守秘密的规定,不能办理个人查询业务。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近年才成立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心想这个部门是专为老兵服务的,一个七十九岁的老兵来寻访一位年过九十的老兵,他们应该给予方便吧。到达后,他们很热情,表示愿意帮助,但提出今天绝大部分人员都下乡了,要等他们返回后才能办理业务。这时有位值班的年轻女同志看我这么大年纪,大老远专程跑来寻访老战友,办不成事非常着急的样子,很有同情心,说她可以试着帮我从电脑上查看一下。她把电脑上录入的全县退役军人名单查了一遍,没有杨万杰的名字。我没有灰心,抱着一线希望请她再把杨姓退役军人过一遍,盼着能从中发现杨指导员子女的名字。果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查出现了转机,我一下从众多杨姓人员中看到了杨昆的名字,这不就是杨万杰指导员儿子的名字吗,因一九六八年出生在昆明起的这个名字,七O年随他爸妈回房县时才两岁多,五十二年过去他也是退役老兵了。电脑里有杨昆联系方式,那位女同志立马打通杨昆手机,问你是杨昆吗,杨昆答是,问你认识杨万杰吗,答认识,女同志讲有位老人专门从武汉来找杨万杰的,你来局里接待一下吧,杨昆说我马上到局里来见面。就这样接上了头,我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杨昆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俩一见面,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手拉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千言万语说不完。他对当年的事虽然记忆模糊,但讲起他的父亲,讲起他父亲的连队和战友,心情非常激动,是位有情有义的铁二代。杨昆告诉我,他父亲已不幸于二OO一年因病去世,因是离休干部,去世后本可以进县里的陵园,但他父亲临终前讲要回老家化龙镇长望村安葬,房县在古代流放过帝王,化龙镇就因唐代武则天儿子唐中宗李显曾在此流放而得名。杨昆说,他父亲从部队回房县后,大部分时间在县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先后任过工会主席、经理、书记,一九九一年六十周岁时离休。在职时还是部队时那种处事为人原则,老作风,老脾气,心眼正,对人好,肯吃苦,肯吃亏,威信很高,加上经验多,会管理,上上下下都满意。杨昆说他父亲闲时,在家里有时也说起在部队时的人和事,对部队生活的留恋和对战友的思念一直伴随着他,部队时的老照片、奖章、纪念章都象宝贝一样保护着,珍藏着。从和杨昆的交谈中,我知道他们姐弟都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他大姐全家在上海,二姐全家在北京,三姐全家在十堰,他本人在房县融媒体中心任副总编辑,他爱人在县交通局任副局长。杨昆说他妈妈身体还可以,长住北京他二姐家。离开退役军人事务局,我到杨昆家里又坐了一阵,中午他夫妇招待我在餐馆就餐并合影留念,下午又安排我在离车站近的宾馆住下,以方便次日乘车返回武汉。这次房县寻访之行,我的感受是有悲有喜。悲的是我的恩师杨万杰指导员已去世多年,七O年在邻水的分别竟成永诀,他去世时整七十岁,按现在普遍标准不该走这么早,这可能与他少时吃苦身体底子不好,战争年代负过伤有后遗症未根除,以及年轻时忘我工作付出太多积劳成疾都有关系。知道他一直思念着部队和战友,我忍不住掉下眼泪。我来寻找他,已是天人永隔。他葬在老家,距县城比较远,我也未能去他坟前上一炷香。我感到安慰的是,我总算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心愿,我知道了杨指导员的情况,知道他回房县后还象在部队一样受人拥护爱戴。我理解他去世后回老家安葬也并非迷信,他是想落叶归根,想陪伴自己的父母和先人,他没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可喜老嫂子还健在(老嫂子后于二O二三年九月三十日去世,年近九十岁,高德高寿),孩子们都扎实工作,本分做人,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无愧于他们父母的教诲和希望,杨指导员在九泉之下也是放心的。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热心服务给我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让我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知道国家还真是关心爱护我们这些退役军人。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把他们帮我寻访老战友的事写成文章发在网上,他们也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我愿我的恩师、老领导杨万杰指导员在故土安息,愿孩子们及第三代事业学业顺利,生活幸福美满,愿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取得更大成绩,愿我们的时代越来越美好!

                          张延茂

                        2024.8.1

记录人:张延茂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