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中,家校沟通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导致双方合作不够顺畅,影响了教育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三中西校区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素红把梅洪建老师的《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这本书录制成音频,每天跟老师们分享书中的一个章节,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一书,是梅洪建老师呕心沥血经过长时间打磨的作品,也是国内第一本利用小说笔法架构,两个班级比较对照的方式行文而写成的书,深刻揭示了家校沟通的痛与思。让教师们既可以从书中找到家校沟通的核心密码,也可以从梅老师的剖析中发现带班的路径。
本书作者通过反思自己带过的两个成功与失败的班级,形成巨大反差的痛,总结出家校沟通的两个基本点和“三经四纬”之道以及“沟通之术”,其中在每一条经线和纬线下面都给出了详细的案例去辅证,指导我们家校沟通的技巧。帮助更多教育人懂得,家委会真正的价值是传递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要学会借家长的力,与自己和学生形成合力,才能提升班级管理的能力。
历时两个多月的分享、学习,7月9——10日,学校分两期举行了读书分享活动。
屋外暑热难耐,屋内暖心一片,温馨布置的桌椅鲜花,贴心准备的水果零食,满满的仪式感让人身心愉悦,在盛夏抚平躁动的心,获得无限清凉。
大家积极分享读书中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可以借鉴的某一章、某一节、某一件事、某个人、某一个班级管理方法、某一个家校沟通的理念和做法……大家一起读书,学习,成长。
马晓艳老师通过梅老师分享的“前置性沟通”和沟通时语言的艺术来指导即将到来的暑假。
周翠萍老师重点分析了家校沟通的“三经四纬”,每一条经纬线都对应相应的具体做法,比如分享“传语维度”时具体做法是班主任每天把学生写在聊天本或记事本上、引导学生在特殊的日子里为孩子和家长之间互相传递情感;分享“活动维度”时生日会活动、卧室秀活动、厨艺大赛活动的具体做法;同时谈到对“班级品牌”和“品牌班级”的感悟。
马学娟老师感触最深的是关系育人中的关键因素和梅老师对家长的亲切称呼,一声“哥”“姐”马上就能拉近和家长的关系,把学生称呼为“我的孩子”,同时反思自己之前和家长沟通和时的实例,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王红芳老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分享了合作学习的相关经验,并感悟“让彼此成为生命中的贵人”,同时也分享如何组建家委会。
牛红燕老师之前工作中与家长沟通不愉快,在学习中反思自己,明白在家校沟通中,班主任要与家长平等对话、换位思考,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学会倾听。
张翠敏老师被孩子们亲切的称呼为“班妈”,她讲述了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点滴小事,切实体会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成绩的进步,更包括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老师要有一颗教育心,把每个孩子都当作宝贝精心呵护。
郝建敏老师通过学习应用到班级管理,比如在班级群里分享正能量的语言,通过学习单一线索的悲剧,意识到之前对学生只看成绩,不看其他方面,一切都为学习让路的错误做法。
田延波老师分享班级管理时对班级的定位,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建立小群,把每一个学生当个案来处理,对学习做正向教育。
副校长侯贺敏表示通过两天的分享,大家真诚的交流了自己读书心得和真实的感受,以及如何践行从书中学到的做法,希望大家把书中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开学后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有效的方法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当中。
活动最后三中西校区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素红总结发言,通过老师们的分享她深切感受到老师们的成长。同时也跟老师们分享以下几点:
1.老师们最有效的沟通艺术其实是不说,因为沉默胜过言说,但如何才能让沉默言说呢?这里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2.船不能只是由你来掌舵,必须让家长和你一起上船,这样才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
3.家校沟通表是沟通理是做事,一个班主任的做事理念和做事能力才是核心。
最后希望大家通过这些文字对当下的教育更加充满热情,充满干劲。
感谢一颗不曾凋零的心。
让彼此成为生命中的贵人。
一个老师如若能在职业中找到幸福的感觉,相信他必定会比身边的同事更笃定的前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幸福就是遇见了每一位可爱的孩子。接下来,我会以这种方式去爱你们!
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让你痛也好,使你懂也罢,我们会去感恩相遇的你,让我成长了。
我们彼此成为生命中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