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并强调“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其坚强有力是乡村振兴蹄疾步稳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一方面,要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合理布局,确保党组织在各类新业态、新行业中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力度,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同时,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加大“头雁”队伍建设,注重从返乡创业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及致富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鼓励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业致富,引领群众共同发展。
二、聚焦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必须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要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同时,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二是要加强农业科技支撑。通过引进科技人才、推广先进技术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鼓励党员和致富能人创办农业科技企业或合作社,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三是要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订单种养、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推动农户与经营主体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同时,探索创建乡村合作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等新型经济组织,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三、注重人才培养,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推进乡村振兴的理念,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的机制。
一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政策引导、环境优化等措施,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特别是要引导在外学习的大学生和本土能人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二是要注重人才培养。依托涉农高校、职业技术院校等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
三是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联系户、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四、深化基层治理,构建乡村振兴和谐环境
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类乡村组织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活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是要建立健全基层治理机制。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文化教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尚。
三是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入开展“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活动,动员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深入群众中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难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总之,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放松、聚焦产业发展不懈怠、注重人才培养不忽视、深化基层治理不停步。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