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培六班——第四组各幼儿园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典型案例及园所做法分享成果

宽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创建于07-16
阅读 6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园幼小衔接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对小学环境和规则不熟悉等。以下为我组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做法的实录:

🌚作息不适应怎么办?

小学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

1、🌝👉建议家长要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在开学前带孩子提前熟悉校园,告诉孩子小学生一天的常规活动。

2、缩短了午休时间,减少半个小时。

🌚生活习惯很差

丢三落四,不讲卫生,乱七八糟,不会做整理,用过的东西总是不放回原处,不会做家务等等。

1、🌝👉在幼儿园常常强调家校共育。好的生活习惯却更多的来自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尤其是和孩子最亲密的大人榜样作用最大。

2、幼儿园每月开展生活自理能力大赛,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3、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里养成幼儿自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例如自己洗袜子,叠衣服,整理小书架.


🌚幼儿缺乏时间观念

      在幼小衔接阶段,某班幼儿没有时间概念,做事拖沓,需要老师不断提醒。

       园所做法:开展幼小衔接大调查“我们的时间”讨论会,了解幼儿对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认知、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 请幼儿设计“我的幼儿园任务清单”,离园前计划第二天任务,建立初步时间观念。

      例如,入园晨检、参加户外活动、进行自主游戏、午睡等环节都列入清单,完成后打卡。结合一日活动流程,选取重要活动内容,以时间点划分打卡任务,引导幼儿在自我感受、自我调适、自我内化的过程中做时间的小主人。

🌚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比如活动中做小动作过多,表达能力弱,做事拖沓,理解能力差,无法清楚的了解老师的意图等等。

       1、👉需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必须要做到家园共育的统一。例如:在家里并不是把绘本、平板、手机或者电视,往孩子面前一放-“自己看”,他们就能形成的好习惯和能力。

       可以建议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夹豆子、扣纽扣、找数字等。

      在班级的集体活动、户外活动或社会体验活动中,同样可以提高幼儿这方面的能力。

       2、成人的言传身教,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成人要做好表率作用。以阅读为例:每天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看书,共同阅读,自主阅读。


       对小学环境和规则不熟悉幼儿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到陌生,不清楚小学的课堂规则。

       园所做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让他们了解小学的环境、课时时长、课间休息等与幼儿园的差异。邀请小学老师到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开展小学数学、英语等体验课,让幼儿提前感受小学生活和课堂氛围。

      加强与小学的沟通合作,进行双向教研,明确幼小衔接实施方向。例如:制定园校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就幼儿学习品质、习惯、能力等培养展开探索与交流,寻找幼小衔接关键点。

案例二:学习习惯和任务意识培养

        部分幼儿进入小学后学习不够自觉,需要家长督促,存在学习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园所做法:

• 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而非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例如,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身心、社会、学习等各方面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挑战困难、获得满足,培养其身心健康。

• 以一日生活为突破口,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如开展自主签到活动,培养幼儿按时到园、不迟到的习惯;鼓励幼儿自己整理物品、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语言教学中,组织幼儿听、看、讲述儿童文学作品,通过看图说话、情景表演等方式锻炼语言能力;如要求孩子带植物角的东西或完成美术作品,培养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00:26

          此外,园所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科学幼小衔接教育质量,如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改造园所时空场地并添置游戏材料以提供物质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科学幼小衔接提供理念支撑和人才保障等。同时,利用身边资源办好家长学校,通过线上线下讲座、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普及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融合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完善家园共育工作。

       

阅读 6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