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民居,喀什历史文化街区中一条重要的原生态街区,喀什目前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

闻风
创建于2024-07-15
阅读 2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高台民居,位于新疆喀什市吐曼河西岸、喀什噶尔老城东北端一处高40米、长800米的高崖上,占地4.45公顷,是喀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集中展示区。高台民居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老城民居多以土木、砖木构成,也是喀什目前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集中反映了南疆河谷台地“就地取材、因地就势”的民居特点,体现了当地居民独特的建筑建造、空间拓展智慧。

    高崖两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有维吾尔先民在此建房安家。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迹。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家族人口增多,增建的房间占去院落的一部分,再沿墙体扩建加高一层甚至两层。房子顺着山势,室内外空间布置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错落有致。民居院落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居民建筑的室内外空间布置都是根据具体条件的实际需要而定,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修建。

    高台民居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别具一格的“过街楼”、“半街楼”和“悬空楼”等空中楼阁排列的幽深神秘、四通八达、上下回转,成为千百年来令人拍案叫绝的独特人居建筑景观。高台民居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是喀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在。

    过街楼。从二楼跨街过巷搭过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

    维吾尔族建筑组成建筑外墙凹凸线脚不多,墙面大方流畅,户外大门,多为两扇门,庄重厚实,门上镶有、刻有图案花纹的铜质、铁质护板压条。吊装两个碗大的门环供上锁用。沿街外墙用土坯砌成,抹上麦草泥,数十年甚至百年依旧如故。也有用白石灰涂刷的。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陶制作为代表的各类手工艺集聚于此。高台小巷除了民居奇观外,还有一个更为古老、历史悠久,原始泥土手工制作陶器的土陶作坊,现在己保存有十七、八家古老作坊,高台民居所在地,维吾尔语叫“阔孜其亚具希”,汉语意思是“高崖土陶”。土崖上独特的民居和古老的土陶作坊成为高台上两个最具有文物和观赏价值的景点。

    高台民居小巷里的每个门洞都通向一个特色的手工艺展览馆。土陶、皮帽、木器、药茶、鞋匠、编织、砖雕……这里既是手工艺人的工作现场,也是外地游客体验非遗和手工艺的深度体验馆。可以进入普通民居家中参观。

   石膏雕民居。维吾尔族石膏雕技艺,其主要原料用石膏、胶、水、水泥,按比例配置,在建筑中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绘制不同的图案,根据图案用手工雕刻成模具,用搅拌好的石膏浆浇筑成型,然后将带有图案、花卉的石膏片、块、条,分别用拼图组装的方法装饰在门框边墙、床间墙、墙面、壁龛、端墙、侧墙等。

  砖雕民居

传统巴哈力

地窖

阅读 2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