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历时性、共时性与整体性

琴凤
创建于07-15
阅读 2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伟大建党精神根植于百年建党历程,是对百年大党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内涵深邃、跨越时空。只有运用大历史观这一宽广视角和科学思维方法来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才能将伟大建党精神放置于整个人类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进行考察,从而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而这正是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所在。

       一、大历史观视域下伟大建党精神的历时性维度

       基于大历史观视域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在历时性维度上,要立足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逻辑,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彻底推翻了压在人民群众身上的“三座大山”,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这一时期的表现与衍生,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党人对精神之源的确立与发展。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拓展。这一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然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这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该时期的开拓与赓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而鲜明的政治品格。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推动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大发展,实现了人民生活的总体小康,促进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与发展。该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面临困惑、逆境和挑战时,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守、追求,反映了伟大建党精神在该时期的风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凝结与升华。这一时期,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这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该时期的生动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与发展。

       二、大历史观视域下伟大建党精神的共时性维度

       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在共时性维度上,要坚持“两个结合”,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与发展提供理论根基的现实,为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日益成为最接地气、最鲜明活泼、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指导思想、价值导向、实践遵循提供了论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为其提供了真理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实践的观点为其提供了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为其提供了价值旨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丰厚滋养的同时,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了文化根基。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凝聚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品质。另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中国人民形成了一种辩证的、务实的、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的传播提供了客观的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大放异彩的同时,还孕育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巨大能量。

       三、大历史观视域下伟大建党精神的整体性维度

       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在整体性维度上,要立足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整体,深刻领会其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流关系,从而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精神生产领域守正创新夯实根基。

       第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之源。“坚持真理”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守理想”就是坚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是“坚持真理”的应然所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顺利度过了革命时期的低潮,成功战胜了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安全的威胁和破坏,顶住并克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强大压力。

       第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宗旨之源。初心决定了实践的出发点,而使命则内设了实践的落脚点,“践行初心”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的问题,“担当使命”则指明了向何处去的问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初心装在心上、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自身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长征精神、西迁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第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意志之源。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正义事业,是一份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事业,共产党人要具备“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基因。这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风险挑战时甘洒热血、敢于斗争的意志品质,是精神谱系的意志之源。中国共产党是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诞生的、在不懈的英勇斗争中发展壮大的。放眼中国近现代史,无论是西方列强的入侵,还是反动势力的迫害,中国共产党人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品质一以贯之,用鲜血和生命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地不断向前发展,铸就了苏区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太行精神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品质和英雄底色。

       第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品格之源。“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高贵品格,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并孕育出诸如红岩精神、焦裕禄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鲜明特质。(龙岩市武平县中赤镇 钟琴凤)

阅读 2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