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络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兰州新区第十小学五育融合“劳动+”跨学科四季实践课程—24节气之立秋

创建于2024-07-15 阅读318

                    万物已惊秋

                     暑去凉来

            立秋是一年中秋季的开始

                也是大自然为孩子们

                  谱写的一首诗

                 

识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诗词里有一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这是立秋最美变化:一是天上的云,从夏时的积雨云变成天高云淡的卷云;二是梧桐树叶,从开始微微泛黄到跌跌荡荡落入了人间。

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诵秋

00:26
00:17
00:43

立秋时节,小朋友们用童真和稚嫩的声音来诵读关于秋天的诗歌。在稚嫩的童声中让我们来感受诗中那浓浓的秋意。

绘秋

小画家们拿起画笔描绘秋天,眼前的一片金黄,是他们对秋天最纯真的想象和诠释。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童真与创意,展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舞秋

暑气渐渐走        凉风阵阵留

梧桐叶儿纷纷落 便知到立秋

00:16
00:15
00:15
00:16

 学习立秋手势舞,品味古韵秋意。文字描绘的金黄秋叶、微凉秋风,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古朴而美丽的秋日画卷。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秋天的深深喜爱和细腻描绘,也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立秋·习俗

啃秋瓜

 在立秋这天要“啃秋”,立秋吃瓜果,啃去余下的暑气,迎接凉爽的秋天。

贴秋膘

        人们在酷暑天气下损耗较大,认为秋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机能的最佳方式,以此来提高抵抗力,防治疾病。因此,立秋时,民间就用吃顿肉的方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这就是“贴秋膘”的由来。

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这会儿,茄子长势大好,出落得肥厚鲜甜。且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兰州新区实验教育联盟第十小学的小朋友们通过一系列立秋节气主题活动,了解了“立秋”的来历和节气习俗,丰富了生活经验,在轻松愉快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

立秋养生小提示

警惕“秋老虎”

要确保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及时补水,多吃一些新鲜的果蔬。另外避免让孩子长久地待在空调房内,外出时注意备好水壶、遮阳伞等防暑物。

注意控制饮食

入秋后,白天天气还很闷热,孩子容易疲倦无力,所以饮食需要既滋阴又润燥。不宜食用辛辣食物,减少食用西瓜、黄瓜等寒凉食材。

运动要适量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

立秋已至,但酷暑仍在。同学们在享受假期生活的同时,注意防暑降温,打败“秋老虎”,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好学习与生活,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

阅读 3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