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湿气不再难治|平启年

兴化市中医院-平启年
认证账号
创建于07-14
阅读 2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自从我发了关于湿气的公众号文章后,很多的朋友问我如何治疗湿气,有没有药食同源的药材?


还真有,那就是薏苡仁。


​1


​薏苡仁,俗称薏米,超市里很常见,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还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药材。在中医的宝库中,薏苡仁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在脑病科的门诊及病房中,对于辨证为脾虚湿阻的病友,我总是会使用薏苡仁。


脾虚湿阻是一种常见的体质状态,其特征包括乏力、纳差、身体沉重、大便粘腻或溏泄、水肿、舌质淡胖、边齿、脉濡等症状。


薏苡仁通过其健脾利湿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上面的这些症状,并进而改善脾虚湿阻的体质状态。


无论是治疗头昏、头痛、痴呆、神经痛及肌肉萎缩,还是治疗腹泻、心衰、甲减及关节痛,甚至是治疗各种肿瘤,只要病人辨证为脾虚湿阻者,我都会考虑使用薏苡仁。


薏苡仁不仅能针对湿气进行治疗,还能通过健脾增强机体的自身调节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薏苡仁不仅是一味良药,更是食疗中的佳品,南通的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就特别喜用薏苡仁,并将其作为长寿之道的一部分,他提倡每日一碗薏苡仁粥,以此来养生保健。


​薏苡仁粥的制作非常简单,只需将薏苡仁与大米或小米一起煮成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这样的粥品既能健脾利湿,又能补充营养,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食用。


​2


​然而,是不是只要遇到湿气,就必用薏苡仁呢?或者说,薏苡仁能包治一切湿气?


答案是不一定的。


因为,湿气辨证实际上相当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综合判断。


除了上面讲的脾虚湿阻,根据辨证,其实还有下面多种分型。


比如暑湿,常表现为胸闷腹胀、肢酸倦怠、苔腻脉濡滑等症状,治疗上,还需使用清热解暑及化湿的药物,如藿香、佩兰、滑石、寇仁、通草等中药,使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方剂。


比如湿热,常表现为身体沉重、口苦、尿黄、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治疗上,还需使用清热化湿或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芩、黄连、茵陈等中药,使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等方剂。


比如寒湿,常表现为身体冷痛、手脚冰凉、水肿等症状,治疗上,还需要使用温阳散寒的药物,如干姜、桂枝、附子等中药,使用五苓散、真武汤等方剂。


比如痰湿,常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治疗上还需使用燥湿化痰的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等中药,使用二陈汤、温胆汤方剂。


​比如湿阻脾胃,表现为胸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上,还需使用行气化湿的药物,如木香、砂仁、厚朴、苍术等中药,使用方剂平胃散等方剂。


比如风湿,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治疗上,还需配合祛风湿的药物,如羌活、独活、秦艽等中药,使用薏苡仁汤、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


比如湿热下注,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治疗上还需使用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的药物,如石韦、车前草、滑石等中药,使用八正散等方剂。


比如湿毒,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治疗上,还需配合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黄柏、苍术等中药,使用二妙散等方剂。


如果系瘟疫相关的湿气,还可使用化湿败毒方,里面有藿香、厚朴、草果、半夏、苍术等中药,这是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在早期国家诊疗方案推荐使用方剂基础上,结合金银潭医院的临床实践,总结凝练而出的核心方剂。


其他还有气虚夹湿,瘀血夹湿,阳虚夹湿气,甚至阴虚夹湿,肝阳夹湿,等等。湿气的临床症状纷繁复杂,疑点难点众多,这也是许多疑难疾病难以诊断和治疗的原因所在。


​湿气虽然复杂,但只要根据八纲,分清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结合脏腑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仔细分析湿气阻滞部位和侵袭程度的不同,精准辨证施治之路并不复杂。


3


治疗湿气时,除了使用薏苡仁,以及根据辨证使用上面的方药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症状和生活习惯,并配合适当的治疗方案及生活方式调整,以获得最佳效果。


比如饮食调理,平时避免油腻、生冷、高糖,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适量运动,如太极、散步等,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加速湿气排出。


比如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郁结,因为情绪不畅也会影响脾胃功能。


比如居住环境,应该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对身体的影响。


然后还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的疾病,等等。


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医疗条件或诊疗方案只占约8%,余下的92%其实在医院、医生之外。疾病与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影响健康的各项因素中,生物性因素占15%,社会性因素占10%,环境性因素占7%,而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则占据了高达60%的比例。


​4


朱良春老先生的每日一碗薏苡仁粥,不仅是养生保健的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健康绝不会一蹴而就,更应该是日复一日坚持与积累的结果。


面对湿气这一复杂而又常见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中医的智慧,更应该重视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情绪的调节以及适宜的居住环境,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身体一定会更加健康,我们的生活也将会更加精彩。


参考资料:

1.中医内科学,吴勉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方剂学,李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伤寒论,张仲景,人民卫生出版社。

阅读 2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