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君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文学趣味.创意问答】

今夏,去古诗里听蛙鸣

创建于07-12 阅读4111

夏天的夜,一场细雨过后,空气清新而湿润,万物仿佛都沐浴在雨后的宁静与生机之中。在这样的夜晚,池塘里的蛙声此起彼伏,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夏日的秘密,又像是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唐诗宋词的世界里,蛙鸣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响,它更是诗人们情感抒发的重要元素,是他们笔下的常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他的诗作中描绘了蛙鸣的情景:“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在这句诗中,韩愈将蛙鸣与钓鱼的宁静夜晚相提并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祥和的夏夜,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在唐代,诗人张籍在《过贾岛野居》一诗中,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蛙鸣的景象:“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在这里,蛙声与篱笆、庭院、青草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韦庄在《三堂东湖作》中的诗句:“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则将蛙鸣与黄昏时的烟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美感,让人在蛙声中品味到夏日的悠长与深远。

夏日池塘又听蛙,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聆听那穿越时空的蛙鸣。在这些传世佳作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诗人对自然声响的敏锐捕捉,还能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蛙鸣,这个夏天最美的旋律,将在我们的心中回响,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夜蛙声连雨声,在古诗词里听蛙鸣,如闻天籁,给人一份夏日的清凉。


蛙声

唐-吴融


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蛙鸣元本天籁声”,诗人肯定了蛙鸣的本质,认为它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天籁之音。这里的“元本”意味着蛙鸣是自然的一部分,它的声音是纯粹而天然的;“聒噪悦耳世人情”,诗人指出,蛙鸣在一些人听来可能显得聒噪,但在世人心中,这种声音却能够带来愉悦。这里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声音的不同感受和情感体验,有的人可能觉得蛙鸣吵闹,而有的人则能从中听出乐趣。

“呕哑嘲哳烦躁致”,诗人描绘了蛙鸣在另一部分人心中可能引起的负面情绪。在这里,“呕哑嘲哳”形容蛙鸣的声音,可能让人感到烦躁不安。这种感受与首句中“天籁声”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人们对同一自然现象的不同态度和感受;“惬意如歌月亦明”,诗人转而表达了自己对蛙鸣的正面评价。在他看来,蛙鸣如同美妙的歌曲,尤其是在月明之夜,蛙鸣与月光相映成趣,显得格外惬意。这里的“月亦明”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美丽,也衬托出蛙鸣在诗人心中的美好。通过对蛙鸣的不同感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不同感知和评价。诗人最终倾向于欣赏蛙鸣,将其比作夜空下的美妙旋律,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蛙声》这首诗,以其精妙的意象,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蛙声,作为夏夜的一曲天籁,它的响起不仅是生命的律动,更是自然界的和谐旋律。月明的夜晚,静谧而清澈,为蛙声提供了宁静的背景,使其更加悦耳动听。人静夜深时,心灵与自然共鸣,蛙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动人,它不需要任何修饰,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美的体现。诗人将蛙声与松风并论,更是突出了蛙声的自然之美,它不输于任何自然界的音律,甚至能与天籁相媲美。这些意象的交织,不仅传达了诗人对蛙声的喜爱,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描绘了诗人居所的环境,湖水山色优美,槐树和柳树的阴影中,小路蜿蜒曲折。这里的“放翁”是陆游的自号,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生动画面,湖水满溢时,可以看到白鹭低头觅食;草丛深处,到处是青蛙的鸣叫声。这两句诗通过动态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之中。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中的“箨龙”指的是竹笋,头番笋已经长过,而“木笔”则是指一种开花植物,第一朵花正当盛开。这里通过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描写,表现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则转折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叹息自己年老,旧日的亲朋好友都已不在,中午醒来时,无人共饮一杯茶。这里既有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陆游的《幽居初夏》这首诗中,他对蛙声的态度是积极和欣赏的。诗中的颔联“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描绘了居住的环境,草丛深处,青蛙的鸣叫声无处不在,这种描写并没有带有负面情绪,反而给人一种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感觉。

陆游在这里通过“无处不鸣蛙”这一句,强调了蛙声的普遍和自然,似乎在享受这种声音带来的乡村宁静和夏日气息。他没有将蛙声描绘成噪音或者令人不快的声音,而是将其作为幽居生活中的一部分,这表明了诗人对蛙声的喜爱和对自然声音的接纳。陆游对蛙声的态度是正面的,他将蛙声作为自然景致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居生活情趣。


初夏江村

明-高启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高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初夏图景。诗人穿着轻便的衣衫,踏着柔软的鞋履,漫步在江边的沙滩上。首句“轻衣软履步江沙”,不仅点出了诗人的闲适心情,也透露出夏日清晨的凉爽与舒适。“树暗前村定几家”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树木茂密,掩映着前方的村庄,几户人家隐约可见。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仿佛那几户人家也在享受着这美好的早晨。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乡的特色。乳凫在涨满水面的荷叶间嬉戏,翻动着藕叶,而轻风中的燕子则穿梭在桐花之间,轻轻地触碰着花瓣。这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活力。“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画面。诗人在渡口看到了横放的渔船,这是渔村生活的常态,而远处林外传来的纺织车声,则让人感受到了村民的勤劳与生活的节奏。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两句,诗人以黄梅时节的临近作为时令的背景,雨后的归途上,蛙声阵阵,这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了夏日雨后的清新与宁静。

在明代诗人高启的《初夏江村》这首诗中,作者对蛙鸣声的态度是欣赏和喜爱的。诗的最后一联“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蛙鸣声的喜爱。这里的“最是”和“鸣蛙”表明了诗人对蛙鸣声的特别喜爱,将其视为黄梅时节的特色之一。对初夏江村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蛙鸣声是夏夜乡村风景的一部分,它与荷叶、飞燕、渔艇、纬车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夜画面。蛙鸣声的加入,不仅没有破坏这种宁静,反而增添了诗情画意,使整个夏夜显得更加生动和充满生机。作者对蛙鸣声的态度是积极的,他将蛙鸣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欣赏它所带来的和谐与生机,而不是将其视为干扰或烦恼。


东楼雨中

金-王元粹


好风吹袖觉凉生,雨后东溪水面平。

无数荷莲看正好,却嫌波底乱蛙鸣。



“好风吹袖觉凉生”,诗人以“好风”开头,立即营造了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凉风轻轻吹拂着诗人的衣袖,使他感到一丝凉意,这不仅点出了雨后的清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雨后东溪水面平”,描绘了雨后东溪的景象。雨后的水面平静如镜,没有波澜,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无数荷莲看正好”,诗人将目光投向了东溪中的荷花和莲叶。雨后的荷花和莲叶,经过雨水的洗礼,更加清新美丽,正是观赏的最佳时机。这里的“看正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赏和享受。“却嫌波底乱蛙鸣”,转折出现了。诗人虽然欣赏雨后的荷花和莲叶,但对于水底传来的蛙鸣声却感到有些烦躁。这里的“却嫌”表明了诗人情绪上的变化,从之前的宁静欣赏转为对蛙鸣声的不耐烦,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雨后东溪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中小插曲的微妙情感。诗中的“好风”、“水面平”、“荷莲”等意象,与“乱蛙鸣”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诗歌既有宁静致远的意境,又有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从而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王元粹的《东楼雨中》这首诗中,诗人对蛙鸣的感受是复杂的。诗的末句“却嫌波底乱蛙鸣”表达了诗人对蛙鸣声的某种不满或干扰。这里的“却嫌”意味着诗人原本可能是在欣赏雨后荷莲的美丽景色,但蛙鸣声的打扰破坏了他的宁静心情。诗中的“好风吹袖觉凉生,雨后东溪水面平”和“无数荷莲看正好”描绘了雨后东溪的宁静与美丽,而蛙鸣声的加入,虽然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却也打破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的享受。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与喧闹之间平衡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于和谐环境的一种理想化期待。诗人对蛙鸣的感受是矛盾的,既欣赏它所带来的生命活力,又因为它干扰了宁静的享受而感到不满。这种感受在诗中通过“却嫌”这一词语得到了体现


初夏

宋-陈纪


梅子黄时雨又晴,春衫未脱暑犹轻。

天横远岫半眉绿,云漏斜阳一眼明。

野树晚风清蝶梦,曲池芳草乱蛙声。


“梅子黄时雨又晴”,诗人以梅子变黄这一物候特征来标志初夏的到来,同时提到雨后转晴,描绘了初夏特有的气候特点。梅子黄了,说明春天已经过去,夏天悄然来临;“春衫未脱暑犹轻”,诗人自己还穿着春天的衣服,但因为初夏的气温并不炎热,所以还未换上夏装。这句话不仅点出了季节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细腻感受。

“天横远岫半眉绿”,诗人将远处的山峦比作美人微蹙的眉头,绿色的山峦映衬在蓝天之下,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半眉绿”是一种非常形象且富有诗意的描绘;“云漏斜阳一眼明”,夕阳穿透云层,洒下光芒,形成一抹斜阳。这里的“一眼明”形容阳光透过云层的光亮,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觉。

“野树晚风清蝶梦”,晚风吹过原野上的树木,蝴蝶在风中飞舞,似乎在追逐它们的梦想。这句话通过“晚风”和“蝶梦”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活泼的氛围;“曲池芳草乱蛙声”,在曲折的池塘边,长满了芬芳的青草,蛙声此起彼伏,显得有些嘈杂。这句话通过对“芳草”和“蛙声”的描写,展现了初夏池塘边的生机勃勃。

“浮生嚣寂何穷已,搔首蓬窗感慨生”,诗人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转向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人生中的喧嚣与寂静无尽无休,而在这样的初夏夜晚,独自在蓬窗之下,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搔首”是一种思考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深思考。

在陈纪的《初夏》这首诗中,作者对蛙声的态度是矛盾的。诗中的“曲池芳草乱蛙声”一句,描述了池塘边长满芬芳的青草,蛙声此起彼伏,显得有些嘈杂。这里的“乱蛙声”表明蛙声并不是静谧的,而是繁杂的,甚至可以说有些吵闹。诗人在整首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对蛙声的不满或反感。相反,整首诗充满了对初夏时节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蛙声作为初夏的一个自然元素,虽然被描述为“乱”,但它在诗中并没有被贬低或否定,而是作为整个初夏景色的一个组成部分被接受和描绘。可以说作者对蛙声的态度是包容的,他将蛙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接受它并融入到自己对初夏景色的整体感受中。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宽容和接纳。


野石岩

宋吴镒


夏夜深如秋气清,梦回风露湿桃笙。

惭忻月色分山色,所恨蛙声乱水声。


“夏夜深如秋气清”,诗人以“夏夜深”和“秋气清”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夏夜的凉爽和秋天的清冷。这里的“深如秋”不仅描绘了夏夜的宁静和凉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清凉;“梦回风露湿桃笙”,诗人描绘了梦醒后的情景,感受到了风露的湿润,仿佛桃笙(一种乐器)也被风露所湿润。这里的“梦回”和“湿桃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惭忻月色分山色”,诗人对月色和山色的融合感到欣慰和喜悦。这里的“惭忻”表达了诗人对月色与山色相融的景象的欣赏和感慨;“所恨蛙声乱水声”,诗人表达了对蛙声的遗憾和不满。这里的“所恨”表明了诗人对蛙声的干扰和破坏的遗憾,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在吴镒的《野石岩》这首诗中,作者对蛙声的态度是遗憾和不满。诗的末句“所恨蛙声乱水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蛙声的遗憾和不满。这里的“所恨”表明了诗人对蛙声的干扰和破坏的遗憾,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首句“夏夜深如秋气清”和次句“梦回风露湿桃笙”描绘了夏夜的宁静和凉爽,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清凉。随着诗的进展,诗人对于蛙声的干扰感到遗憾,这种遗憾和不满的情绪在诗的末句得到了直接的表达。可以说诗作者对蛙声的态度是遗憾和不满,他对蛙声的干扰和破坏感到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描绘了明月高挂,树枝上的鹊鸟被惊飞的情景,这里的“别枝”意味着月亮的移动,惊动了树上的鹊鸟,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感;“清风半夜鸣蝉”则展现了清风徐徐,夜晚的蝉鸣声在空气中回荡,为夏夜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稻花香里说丰年”描绘了稻花散发的香气,预示着丰收的季节,这里的“说丰年”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乡村生活的美好祝愿;“听取蛙声一片”则是夏夜乡村最具代表性的声音,蛙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节奏的背景音乐,为整个夏夜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七八个星天外”描绘了夜空中稀疏的星星,给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感觉。“两三点雨山前”则描绘了山前的几点雨滴,为夏夜增添了一份湿润和凉爽。“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则是诗人夜行途中突然发现茅店的情景,这里的“旧时”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的记忆,而“路转溪桥忽见”则表达了诗人发现茅店时的惊喜和愉悦。

作者对蛙声的态度是欣赏和赞美的。词中的“听取蛙声一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蛙声的喜爱和享受。这里的“听取”意味着诗人主动去倾听蛙声,把它作为一种美好的声音来欣赏。蛙声在这首词中是夏夜乡村风景的一部分,它与明月、清风、蝉鸣、稻花香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夜画面。蛙声的加入,不仅没有破坏这种宁静,反而增添了诗情画意,使整个夏夜显得更加生动和充满生机。可以说作者对蛙声的态度是积极的,他将蛙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欣赏它所带来的和谐与生机,而不是将其视为干扰或烦恼。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情。



夏蛙鸣在古诗词中的描绘,往往带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确实能够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平静和放松。蛙鸣的声音规律而单调,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自然的节奏可能会有助于放松心情,减少烦恼,甚至有助于入眠。

在诗词中,夏夜的蛙鸣常常与田园风光、清凉的夜晚、悠悠的月光等元素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精神上的“桃源仙境”。诗人们通过描绘蛙鸣,传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之地。

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稻田边,听着蛙鸣,感受着夏夜的凉爽和宁静,这样的场景确实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烦恼暂消。

夏蛙鸣是否能够真正地起到镇静、安眠、去烦恼的作用,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一些人来说,蛙鸣可能是夜晚的摇篮曲,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持续的蛙鸣可能会成为一种噪音。夏蛙鸣是否能够成为进入“桃源仙境”的途径,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诗意的想象。但对我来说,夏雨夜,听到此起彼伏的蛙声,我心感觉到特别宁静舒适,安详和自在,似乎进了“伊甸园”。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请说出诗名和作者?

阅读 41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