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师附中2024年校级小课题开题论证——微课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
创建于07-14
阅读 4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夏日炎炎,繁花似锦,科研人共聚一堂,赴一场夏日的“开题”之约。

 2024年7月12日晚上19:30,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课题组在龙昆南校区二楼初一6班教室举行了《海师附中2024年校级小课题开题论证暨课题研究培训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学校领导,从课题专家库中聘请的三位专家老师,课题主持人及各位成员。


首先,由研创中心杨乐老师介绍课题开题论证三位专家老师。

      张所帅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文科系系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海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学术部副主任,海南省高层次人才。


      赵秀文教授,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海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海南省中小学卓越校长工作室指导专家、海南师范大学教学督导。

      许越老师,海师附中数学教师,海南省第四届中小学教坛新秀,海南省首批中小学小课题指导专家库成员。

      杨立兵主任,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研创中心主任。

      本小课题小组主持人为田由璠老师,本次开题论证会由参与员涂春兰老师代为做小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一、课题研究主题:微课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二、主持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汇报:

      1.选题背景

      主持人指出:当前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对学生高中学段的学习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被动地接受了许多碎片化和移动化的信息,而逐渐对传统的直接讲授式课堂所传达的信息不买账。如何让利用这一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理应满足短小精悍、形式丰富、主体突出,同时也该满足学生学习碎片化、针对性强的特征。从以上需求出发,微课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微课具备的特征正好迎合我们的研究需求。


      2.原因分析及研究思路

      当今学生对传统数学课堂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让学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取大量碎片化信息;

(2)高中数学内容较初中难度更大,更侧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知识更加抽象并且繁多且杂,学生没有耐心去多花时间去攻克高中数学学习上的难关;

(3)柯立芝效应表明学生是喜新厌旧的,更倾向于接受多样性的课堂教学。

      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路便是引入微课:

(1)利用微课立体阐释高中数学中的抽象概念,营造趣味学习体验;

(2)微课图形操作能直观呈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利用微课讲解或纠错习题,能强化错误记忆深度。

      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过程为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引出需要单位圆中两终边对应的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化简出来,以微课视频形式呈现单位圆和任意角的“任意”能让学生更易理解公式的产生路径。并且利用微课阐述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在具体情形中的使用更能让学生理解公式如何在题目中呈现,基本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3.研究目标

      本课题一方面,旨在构建一个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依据以及使用框架,为日后高中数学课堂微课的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更好的帮助教师把握微课该呈现什么,帮助学生把握该学什么。

      另一方面,数学讲究一般性、严谨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要使学生了解这些方面,核心在于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微课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影响效果,进一步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的最优化进程。

      通过微课辅助教学,也能加强课堂师生的互动性,提升课堂活跃度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三位专家老师对以上报告做出了点评和指导意见。

      四、开题论证会结束后,专家老师、各课题组主持人及参与人员集体合影留念

此次开题报告为后续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相信在专家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课题研究之路将走得更宽,更远!

阅读 4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