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 我是小小传承工匠人

——南门外小学 二二中队暑期实践活动

阳光南小
创建于07-13
阅读 2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7月,艳阳高照,迎来了南门外小学二二中队暑期实践活动之《走进非遗,我是小小传承工匠人》。本次活动,由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代表联合筹划组织,家长、同学们共同参与,积极互动,让他们在学习之余,体验了扎染的魅力、农耕石磨的艰辛、皮影艺术的精妙。

    首先,让我们共同走进非遗小镇,看看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扎染。它是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二年级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染出了各自不同的图案,有放射状的、花瓣形的,有的像蝴蝶在翩翩飞舞,有的像蜻蜓在水面上漫步……。这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更好的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探索的兴趣。

    如果说扎染是我国古代妇女的典型职业,那么农耕无疑是我国古代男性最具特色的农事活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步入了“农耕石磨”的场景。首先,他们体验了农耕活动。“二牛抬杠”是传统的耕作技术,是南诏时期的一种特殊耕作方式。耕作时,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这种耕作方式,至今仍可在云南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得以保留。在家长的陪同下,红领巾们用心体会着古代“男耕女织”的淳朴生活。试想,古代的“男耕女织”和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人们更喜欢哪种生活节奏呢?

    石磨是把米、麦、豆等粮食谷物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磨盘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底部是相对固定,上方的磨盘是可以旋转的,利用重力作用,逐步将整理谷物碾压使之成分粉状。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麦黍等粮食脱壳、去皮时使用石碾子,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滚子,多以人推或畜拉,通过碾滚子在碾盘上的来回滚动达到碾轧脱壳的目的。

    二二班的同学,亲身体验了谷物被磨碎的环节。通过农耕、石磨的体验,大家与唐代大诗人李绅产生了共鸣,不由得吟诗一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小小的活动,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厨师阿姨在做一碗粥的艰辛历程。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加的吃苦耐劳,珍惜粮食。

    不知不觉,来到了第三部曲——皮影戏。它是最具灵动性的活动之一,是我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人员去到幕后,做起了小小“艺人”,操控着戏曲人物,为大家表演。另一部分人员,坐在屏幕前面,欣赏着《葫芦兄弟》的表演。通过台前幕后的角色体验,他们体会着人物剪影的艺术、灯光显影的效果。皮影戏,成为本次最受喜爱的活动。

    通过一上午的游览、体验,南门外小学二二中队的小学生们学到了很多很多。大家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男耕女织、淳朴善良的原生态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了不平凡艺术。扎染、农耕石墨和皮影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它展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对比当代生活的快节奏,启发孩子们要回归自然、体会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不同寻常的活动,同学们一定会养成吃苦耐劳、珍惜粮食的优良品格,并将这种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传承下去。同时,也会不断探索科技的奥秘,将来为科技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阅读 2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