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立师德,论文突破绽芳华

--2024年思明区市级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研修班(五)

@
创建于2024-07-13
阅读 38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024年7月13日,思明区小学市级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研修班迎来了第五个培训日,各位学员与教授们近距离的交流、讨论,潜心学习,会场持续传来一阵阵热辣滚烫的学习热浪。

把握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教师

      上午,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南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邦清副院长为我们带来讲座《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赋能新时代教师师德素养提升》。

       杨邦清副院长为我们分享他的“五人”原则,并从“立德”“立言”“立行”三个方向,为在场教师分享推进新时代教师师德建设的举措。鼓励新时代的教师们,应当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努力做到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关爱学生。

       最后,杨院长还与现场的老师们进行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其中有四位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属于他们心目中的“教育家的精神”。杨老师再次道出教师应秉承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把每一位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乐教学生,胸怀天下

       此次讲座为骨干老师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启示和思考。我们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成为具有仁爱之心和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升写作能力,赋能教师成长

      下午,特邀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编辑部颜莹主任为我们带来专题讲座《教师论文写作的困境及突破》。

       讲座初始,颜主任开门见山的指出教师专业表达之“惑”,以教师写作难以实现选题的创新、难以建立有逻辑的表达结构、难以在写作中运用理论等六大问题为切入点,分析教师教育写作的现实困境。

       在讲座中,颜主任通过苏霍姆林斯基以及许卫兵校长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与教师们分享教育需要有“发现”的眼睛,因为发现有新意的教育问题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随后,从内隐逻辑和内容特点这两个维度为参会教师细致讲解了直线型、支撑型和规定型等六大结构的区别,并希望老师们能运用理论论证观点、构建概念,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理论解释实践,做到基于理论再创新。

       颜主任还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好的论文表达除了语言精炼外,还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读性和科学性。最后,从摘要、关键词、注释以及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如何让论文更符合学术规范。颜主任也特别强调“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希望所有教师都能够细心捕捉教育情境中的“写作点”,跨越从经验到理论的台阶,遇见更好的自己!

结语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相信今天的培训也让各位骨干教师对于“教育家的精神”有了更加明晰的追寻方向,同时对于论文的撰写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愿老师们将所学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争让培训硕果在执教路上有不一样的色彩。

负责:研修班第5组全体成员

撰稿:王绿茵、黄珊、黄颖敏

拍摄:林正宏、钟俊英

编辑:陈沁

一审:何欣欣、罗旭珊、赖斯婕、纪远芳

二审:沈倩倩、魏潇淼、刘余建

阅读 38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