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备注:7月14日——7月19日高温天气。
入伏后,高温、高热的“桑拿天”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种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被“寒邪”所伤害,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孩子,会比成年人收到的损害更大,极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炎、脾胃不和等问题。 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要少食、少饮寒凉,避免冷风直吹、长时间吹,保护好咽喉、后心两个部位,多出出汗、长长阳气、祛湿排寒。
一、要调整食谱,多吃清润食物
夏天气温高,出汗多,需要为幼儿增加食物的供应,增加幅度在10%-15%。为此,三伏天应该少吃辛辣燥烈的食物,多吃一些酸甜味道清润的食物。乌梅、绿豆、西瓜等都富含水分,既能补充成长所需营养,又帮助消除暑气。如果孩子对吃啥都不感兴趣,建议先刺激一下他的视觉食欲,比如:凉拌蔬菜上放一点胡萝卜丝、绿色的蔬菜泥、橙色的果汁、果泥等,都是清凉诱人的菜色。
二、多补水,少吃冰
夏天只要稍微活动一下就汗流如注,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水分流失得更快。为了满足代谢需求,补水当然要跟上。补水方式应该少量多次,一次喝太多容易稀释胃液,不利于消化。外出时,建议家长带上水壶,方便孩子随时喝水。喝粥、汤也有助补充水分。冰淇淋、冰棍入口即化,好吃得让人停不下来,但是冷饮只能适量吃,不可过量!肠胃较弱的孩子更要注意。
三、外出做好防护
三伏天,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穿个背心加短裤,甚至光着身体。本想让孩子凉快一下,却不知如果外界温度高于人体温度,皮肤裸露在外,不但不能降温,反而会不断吸热,体温持续上升。因此,无论在室内空调房间,或是室外灼热的阳光照射下,都应给孩子穿上清凉透气的薄衫。
另外,孩子运动回来后一身汗,千万不要直接对着空调或者风扇直吹,因为这样做湿气会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身体。另外一冷一热突然变化,容易引起感感冒。
四、谨防幼儿晒伤
虽然户外运动有很多好处,但是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晒太阳也要适度,一旦人体的天然防御功能较差,就经不起太阳照射,从而造成晒伤。所以,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时,一是要注意外出时间,不要选择中午或下午最热的时候出门,每天早晨和傍晚的时候外出较好。此外,在较强烈的阳光下最多只能停留15分钟左右,三伏天的时候更不能停留过长时间,以免孩子晒伤。
老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养生时刻。愿所有孩子们都可以健健康康、舒舒服服地度过愉快的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