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闹市里寻一处清净之地给刚刚结束考试的我们,放个假、偷个懒、打个盹……
昆明市拓东路82号,相信每个路过这里的人都很难忽略这片城市森林里与周围大相径庭红墙黛瓦的秘境。这里就是史建于元代的真庆观。
真者,真武所居,万人瞻仰;庆者,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真庆观由武当山著名道士宋披云创建。因观内供奉真武祖师,初名为真武祠,明朝时期,这里成了长春真人刘渊然的居所,因此改名为真庆观,并且开始扩建。
800年间,历经数次重修与扩建,才形成如今从元代到清代都有相对应建筑的古建筑群,前殿紫微殿,而后老君殿,由南至北建在同一轴线上,中轴线两侧,是东西回廊。
紫微殿内供奉北极紫微太皇大帝,为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占地约320平米,整体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现修葺的斗拱彩绘等梁柱风格为清代样式。大殿正中立三层葫芦宝瓶宝顶,四面檐上各置小兽六个,戗脊兽为云南建筑风格。殿内有藻井,顶部绘有太极八卦图,整个图案精巧,大殿结构保留明代风格。
紫薇殿后是老君殿,仍保留着元代的建筑风格,内供奉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是经道教神格化以后的周代(春秋)思想家老子的化身。正因为道德天尊为道教三清之一,是道教公认的始祖之一,因此老君殿亦是真庆观内等级规格最高的殿宇之一。虽然和紫微殿建筑体格差不多,但却在形制处理上体现着两个殿的规格区别;老君殿面阔五间,占地约320平米,单檐歇山顶,屋顶全覆黄色琉璃瓦无青色琉璃瓦包檐,两端翘置鸱吻,翼角置走兽。檐下各结构雕花、彩绘纷繁复杂,无不体现着其高规格的建筑形式。
清康熙年间,真庆观东侧增修都雷府,中有大门、清风亭、雷神殿、火神殿等,占地约720平米。都雷府于同治十一年重修,雷神殿为单檐歇山顶,前有石雕狮子一堆,主祀雷神执掌五雷,为道教雷部诸神的最高统帅。火神殿供奉火神,为华光大帝,是道教的护法四元帅之一。清风亭是内部保留的元代风格建筑,是现存较优秀的全木构建筑,厅内有藻井,是现在昆明市明代遗存藻井中较优秀的存在,都雷府北侧还有盐隆祠。
仿佛自带一种神秘的磁场,无论多心烦意乱,只要踏进这方空间,心就得到了亲近和安宁。徜徉于满目绿意的古典庭院,焚香观鱼听鸟鸣,好不惬意!
家长寄语:岁月不语,史记留痕,古今交织如梦一场,孩子们愿你们每天都能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