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初探(中):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用户3227568
创建于07-12
阅读 2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的成员单位之一,对国际组织涉及的劳工方面的行动,有责任执行并推广,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入国际循环的重要举措。

从国际组织发起上述三个行动在国内实践情况看,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SA8000在轰轰烈烈中趋于平静。由于SA8000用于认证,在利益机制的推动下,第三方机构促进了该标准在企业的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良性发展。但由于SA8000具有某种贸易壁垒的特性,有的称之为“蓝色壁垒”,即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有关的贸易保护措施,这样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且与政治权利相辅相成。同时SA8000内容不完整。作为社会责任标准没有涵盖企业应遵守商业道德、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等相关内容。在当前脱钩、断链的背景下,SA8000基本偃旗息鼓!

(二)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由于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并非是一种行为守则或业绩评价准则,更不是制定行为绩效标准,《指南》只是要求组织披露正在做什么?至于做得好坏与否,则需要由外界阅读报告的人来判断;《指南》也不为组织提供编制报告的方法,而是关注报告内容。

在此背景下,尽管可持续发展对于像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但从微观角度看,怎样编写可持续发展报告?在什么平台发布报告?等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落地,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报告基本以政府的工作报告内容来代替之!

但可贵之处在于初步提出了经济、环境和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ISO26000呈燎原之势。由于ISO26000作为一项国际标准,既统一了概念,也强调了差异性,且在强调组织遵纪守法、尊重人权、关心员工、保护消费者、热心社会公益、关爱环境等方面给出基本架构,为全球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由此步入正轨!

1.《社会责任指南》(GB/T36000-2015)应运而生。《社

会责任指南》(GB/T36000-2015)是2016年1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包括《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和《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南》。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与ISO26000一样不适用于认证目的;进一步统一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建议组织充分考虑自身规模、性质、行业特征等实际状况和条件。

《社会责任指南》主要包括什么是社会责任、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履行给出指导,共8章。它基本上沿袭了ISO26000的架构及相关内容,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

(1)理念和定义的明确化。GB/T 36000在修改中对社会责任的定义和核心概念进行了更清晰和详细的阐述。

(2)结构的优化。通过借鉴ISO 26000的结构,GB/T 36000更加注重用户友好性。

(3)内容的丰富与深化。GB/T 36000的修改加入了许多ISO 26000中的案例和实践指南,使得GB/T 36000在指导组织如何实施社会责任方面更加丰富和具体。

(4)应用范围的拓展。更多地涵盖了中小企业,鼓励和指导它们实施社会责任。

(5)持续改进的强调。借鉴ISO 26000的相关内容,鼓励组织定期评估和反思自己的社会责任实践,持续地识别改进的机会。

2.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强力推进。自2008年9月至2018年6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南(2015)》,相应地各省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南(或细则)。

工业经济联合会出台的相关办法与ISO和GB/T相比,工业经济联合会在组织分布社会责任报告时更加注重工业领域;更加注重对报告的管理和评价;相对削弱了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和绩效。如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发布企业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148家)中,有20家企业获得“2022年度安徽省最佳企业社会报告”,并颁发证书;并授予三家企业为“安徽省企业社会工作研究与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等。从而引起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1)有偿服务。一些中介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深入企

业开展认证“服务”、代理企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或对社责报告进行审验,以谋取利益。

(2)开展报告评级。一些中介(或研究)机构自发地对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打分评级,以谋取利益。由于各类企业的性质不同、引用社会责任报告指南不同、加之各机构的评级标准不一致,结果打出的分值和排名自然不同。在此背景下,有的企业只关注得分,把社会责任履行的质量情况抛之脑后;有的评价机构指出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其整改,而企业则认为发布社责报告是自愿行为,持续改进是企业自身的工作,无须第三方干预等。

这也是当前一些中介(或研究)机构热衷于推动社会责任工作的主要原因!这种灰色经济的背后,严重影响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质量,也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3.国资委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研究〔2016〕105号),指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明确了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但由于国资委是政府部门,只能以“意见”的方式进行“窗口指导”,引导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不是标准,况且将大量的民营企业排除在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收效不大。

4.引导上市公司发布社责报告。 关于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一是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二是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三是2017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四是201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新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确立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的披露框架。

从实际执行结果看,自2006年至今有近18年历程,A股上市公司的CSR理念逐步深化,CSR管理不断完善,CSR报告质量逐渐提升,但依然面临很多挑战,亟待解决。一是报告数量连续多年增长,但发布比例仍然较低;二是气候变化等议题披露程度有待提升。可见我国开展CSR任重道远!

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4.0取得较大成果。针对证监会及各大证券交易所虽然对企业发布社责报告,出台了相应的披露要求,并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对ESG信息披露的格式标准上我国暂时没有规范性的要求或指标体系。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4.0(CASS-CSR4.0)》。其核心内容包括报告前言、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以及报告后记等六大主体部分。

虽然不属于标准,但企业在编写报告时易于操作,反映良好。如安徽省2023年自愿参加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148家企业中,有48家企业使用该指南,占比34.3%.

6.安徽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出台。2013年11月13日,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安徽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南》。该指南提出了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社会责任体系、主要社会责任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参考等。报告的主要架构:

(1)报告基本情况——发布报告企业情况、报告概况;

(2)报告结构评价——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绩效、责任展望和报告附录;

(3)报告内容评估——责任管理、责任绩效(创新发展、诚信经营、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

(4)主要发现和建议——主要发现和几点建议;

(5)参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

该指南的缺陷在于:一是侧重于工业领域;二是格式有待于标准化;三是过分安排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评级内容。于是造成执行本指南的难度大。如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2023年自愿参加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148家企业中,套用18个不同的标准,使用本会标准仅占18.6%!

7.DB3402/T在持续改进中换发青春。为满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及发布需求,由芜湖市企业联合会提出并组织编写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及发布指南》(DB3402/T 27—2022),于2022年8月1日实施。该指南的特点:

(1)坚守标准体系。DB3402/T 引用 GB/T 36000 社会责任指南 、GB/T 36001 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且术语和定义与GB/T 36000和GB/T 36001一致。

(2)为我所用。DB3402/T既吸收了工经联系统的合理成分,又引用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4.0的最新研究成果。

(3)DB3402/T 报告主要内容:

前言:包括报告编制说明、企业高层致辞、企业简介等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企业发展理念、愿景、对顾客及相关方的关注等。

报告正文:包括经营责任、环保责任、员工保障责任、安全责任、公益事业参与度、国家重大战略参与度。

报告结语:包括总结企业社会责任情况、企业对未来社会责任的展望、对报告的评价、报告参考及索引、读者意见反馈、专家评论等;

附录:重要的原始数据、注释、统计表、图片等。

(4)主要特点。涵盖ESG内容,并成为正文的一部分。

(5)DB3402/T相对于GB/T36000的优势在于:

时效性:DB3402/T具有更新的标准内容,如对碳达峰、碳中和等管理要求,以确保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和技术发展要求。

可操作性:DB3402/T提供更详细和具体的实施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标准要求,以更有效地实施标准。

完整性:全面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

可比性:便于企业进行自我评价,持续改进。

8.关于ESG报告的适用性问题

(1)ESG的概念。ESG是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2004年首次提出的。它涵盖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是一种评估企业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它将企业的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结构等非财务信息纳入投资决策的考量范畴,旨在引导资本流向更加绿色、可持续和社会责任强的企业。

(2)ESG的核心。在于将企业的非财务绩效与财务绩效相结合,全面评估企业的价值。通过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投资者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风险,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3)值得关注的问题。201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新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确立了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的披露框架。我们认为作为上市公司直接发布ESG报告,引导资本流向更加绿色、可持续和社会责任强的企业,无可厚非!但正如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之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指出那样:应当允许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内容,不应将报告名称限定为环境、社会、管治报告。原因有二:一是社会责任报告是面向公众的,特别是各利益相关者,不是仅就投资者而言;二是社会责任报告有通用的标准及格式,仅发表ESG报告,存在不规范、不严肃之嫌(如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ESG报告,在格式、标准上存在不规范和不严肃的问题)。

(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是文化背景与理念不同。在中国,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和组织重利润轻社会责任的观念,这使得一些企业难以全面理解和接受社会责任理念;二是执行标准的成本和困难。执行标准对组织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这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一项巨大的负担。特别是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和资源投入,导致实施社会责任标准的困难;三是信心不足。一些企业可能认为实施社会责任标准对于其经营业绩的直接影响不明显,从而对标准的意义产生怀疑;四是被中介或研究机构绑架。如前所述。

(五)社会责任报告编写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过分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量亮眼的成果数字和达成的目标,没有详细的实施步骤、方法选择和过程管理的描述,读者难

阅读 2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