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豫黔贵 邂逅重庆
(一)

梅子
创建于2024-07-11
阅读 20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7月4日,雨过天晴。早6:30分,开心带队,随行大巴从双河到达卫岗,准时出发……

第一站  芙蓉镇 ——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芙蓉镇门票110元,我们在所住客栈让老板代买每人90元(可管3天),如提前预约团体票还可优惠。到景区门口有当地居民说能带进去只收50元,但没票。进去之后才知道,每进一个地方都需扫码验票的。

00:20

芙蓉镇,原名王村,位于湘西永顺县境内。西汉时期称“酋阳”,唐朝时期称“溪州”,由于历史上的和解,使得彭氏土司制度直接管辖在湘、鄂、川、黔的土家人,并通过继承,延续了近千年。


1986年,电影芙蓉镇上映,王村作为电影拍摄地,为旅游业发展,在影片成功后改名“芙蓉镇”。

00:05

摆手堂,位于溪州土司广场,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刚进来这里就有一场热闹的歌舞,最后演员与游人一起载歌载舞,音乐的节奏敲打在耳畔,穿透夏日的星空,稍显闷热的天气愈加热烈。我这般肢体不协调的人也被感染,加入狂欢队伍,出了身酣畅淋漓的汗。我们不就是在生活中不断探索与尝试,发现别样的自己吗……

00:24

离开广场往前走,就是土王桥。

拾阶而上,站在桥边,椅栏而望,看璀璨灯火,感受时间长河中,被后人铭记的这段历史……


土王桥桥头上刻有一幅楹联“楚界铭文盟誓,土司八百年江山如画;海疆卫国抗倭,东南第一战功绩永垂”。讲的是第1代土司彭士愁经过溪州一战奠定了800年土司王国的基业,和第26代土司王彭翼南奉旨抗击倭寇平定大明海域的史实。

00:40

土王桥是典型的土家转角楼结构,红柱青瓦,三重翘顶,檐角高挑,雄伟大气,象征着王者的威严。桥头上立两根木刻蟠龙柱,栩栩如生。双龙盘旋在桥头石柱上,也起到辟邪的作用。土王桥是直接通往历代土司王的行宫的必经之路,土司王经常在此休闲,故得此名。

沿着石板街,随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而行,两侧商铺林立,民族服饰、首饰、小吃等,琳琅满目。走走停停,不一会就听到瀑布哗哗的水声,灯光下的瀑布颜色变幻,美不胜收。芙蓉镇大瀑布,高约60米,宽约40米,分两级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是湘西最大最壮观的瀑布。

00:31

少数民族男子一样能歌善舞,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展示男人的粗犷和豪放。女子更是婀娜多姿,动作行云流水。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动作,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有演绎女子出嫁、日常劳作、庆祝节日等等,加上舞台、灯光效果,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元素。

00:59
00:57

5日早从芙蓉镇出发到梵净山,途中飞来好运,偶遇云海,一车人欢呼雀跃,算是旅行中的小惊喜……

00:15
00:21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高达2572米,总面积为775.14平方千米,繁衍着野生动植物多达7100多种,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

这次爬山行至中途,走我前边的一位游客背包被猴儿哥给抢劫了,据说是猴群集体作案,已报警,就是好奇这被保护的猴儿哥如何被处理。饿它1天?那饥肠辘辘岂不更要拦路抢劫,哎……

景区工作人员提醒:路过这路段勿拿吃食在手。然后我坐石凳上等后面人上来,才一起过去,看见挂树上几只猴儿吱吱叫几声,我赶紧抱紧背包一溜儿小跑,那会儿腿也不酸了,气儿也不喘了……

梵净山门票加摆渡车往返110(现在买票大多网上预约购票),索道单程70,往返140。随行大巴10点左右到达,我们有6人直接从东线上山,中途才得知,大部分人在索道入口,后因风大闭园,全部未上山,领队决定提前去镇远古镇。

梵净山一年约三分之一天气晴朗,所以来这儿一定要关注当地天气,要不两腿颤颤上山,眼前白茫茫一片……

步行爬山用时4小时左右到达索道出口位置,中途没什么特别景点,建议直接坐索道上山,节约时间与体力(不过旺季索道排队人超多,工作人员说至少等3-4小时)。

00:09

由于时间问题(索道最晚17:30),我没去蘑菇石(梵净山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一块形似蘑菇的巨石,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作用形成)与老金顶,在普渡广场小憩片刻,扫码领预约码后直接排队上红云金顶。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我们就是沧海一粟。

梵净山的地层古老,据同位素年龄测定,距今有14亿年至10亿年的历史。梵净山的地质结构主要由超基性熔岩和少量的中性、酸性火山熔岩构成,还有浅变质岩、变质砂岩千枚岩等岩石类型。


00:15

红云金顶:梵净山的主峰,海拔高达2336米,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佛教文化也颇为深厚。

00:17

登顶时风呼啸着夹着雨丝拍打在脸上,双手攀着两边铁链,石阶窄而湿滑,需小心专注上行。

走过6千多阶台阶,终于抵达“天空之城”。远山层峦叠嶂,庆幸一路的坚持才能看到云雾缭绕,似仙境一般美景。

00:04

下山很快,索道排队人不多,可以领略下不同的风景。

00:20
00:11

坐车3个多小时从梵净山到镇远古镇与大部队会合……

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古镇。有舞阳河、青龙洞、石屏山景区、天后宫等景点。因为只是路过暂住一晚,只能在附近瞧瞧了。

​古城刚经历洪灾,抗洪救灾的部队才撤走,目前正在消毒恢复中。很多店铺未开门营业,街上弥漫着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所住客栈墙上水淹痕迹仍在,目测近2m。据离镇时摆渡车司机说,我们是灾后第一个来这儿的团队……

早上睡到自然醒,在客栈旁小店来碗牛肉汤粉,12元,好几大片牛肉,粉软糯弹滑,吃完沿街溜达溜达,斑驳的古城墙诉说着它悠长的历史……


00:08

6日,晴。向西江千户苗寨出发……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距雷山县城高速10公里,距黔东南州首府凯里高速10公里。西江是苗语“dlibiianal”的音译,现有1400多户6000多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5%,故有“千户苗塞”之称,是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世界第一大苗族村塞。由水寨、平塞、乌嘎、东引、也蒿、也通、羊排、也东等8个自然村寨组成,寨内寨寨相连、户户紧靠。木质吊脚楼群依山而建,层层相叠,气势宏大,独具特色。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0:19
00:17

风雨桥是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是社交和休息的场所。寨子总共7座风雨桥,4号和5号观赏最佳。

千户苗寨素有“苗都”和“天下西江”之美誉,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吊脚楼建筑群是中国干栏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另外还有银饰种类繁多,造型古朴别致。

千户苗寨游玩路线是环形,西江博物馆与芦苇场相临,固定时间有歌舞演出,是让人了解苗族风俗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苗族博物馆,里面展示了苗族在生产、医药、生活、节日、音乐、歌舞、服饰、银饰等方面的文物和图片,可以进一步了解苗族的迁徒历程与人文历史。

夏日的风拂过河边的柳枝,舞姿曼妙。小桥流水,人群熙攘,虽然嘈杂,也是红尘烟火气。相信这里总有那么一刻,触动你内心的柔软,记下当下的触感……

街边到处都是旅拍租衣的店铺,漫步在河堤的石板路上,瞧岸边三三俩俩穿民族服饰拍照的游人,亦是一景。

00:26

晚饭是领队开心慷慨解囊,请一车人吃——长桌宴,又称“高山流水”席。饭菜一路摆开,宾主对饮畅快淋漓。长桌宴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是最有特色的苗家最高待客礼仪,已有千年的历史。

芦笙一响,美丽的苗族妹子边唱边端起酒碗,碗连碗,下巴那还接一碗,开喝吧您哪。如果不摆手示意,那妹子就一直唱,酒一直倒,你一直喝,到倒……所谓“高山流水”,源源不断。记住不可以用手触碰酒碗,是要罚酒的。喝完后给你夹菜尽量不要拒绝,还能再讨一碗发财酒。

00:23

长桌宴主菜是荣登《舌尖上的中国》的酸汤鱼,还有讨好兆头的红鸡蛋,当地吃法是沾水脸上转三圈,然后拍在额头砸碎,取鸿运当头、岁岁平安之意。

酒碗从高到低配合客人喝酒的快慢速度将米酒一叠一叠接连倒入客人的酒碗中,似“酒瀑”一般。虽然是11-12℃的糯米酒,也挡不住“高山流水”式呀……第一轮敬酒我看热闹,第二轮也跃跃欲试,体验一把豪饮。糯米酒很温和,不似白酒入喉的热辣,但听说酒后不能吹风,一吹易倒……想着还要登顶看夜景,也就适可而止了……

00:16
00:26

五彩斑斓的灯光影映在流淌的河水之上,如一个个彩色音符,哼着小夜曲,欢快的、跳跃着,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00:26

乘酒兴三步并作两步沿蜿蜒石阶,登观景台,一览灯光璀璨的苗寨。万家灯火,如点点星光点缀在黑色的宝石之上,让这个夜晚既温柔又热闹……

我们是匆匆过客,享受此刻的晚风轻拂……

00:26

苗寨美食除酸汤鱼,还有苗家糍粑、苗王鱼、糌粑肉、苗家三色饭、腊肉炒竹笋等,还有就是凉拌折耳根(鱼腥草),这儿人超爱折耳根,凉皮里都放……

00:19

也许是糯米酒的香甜,这一晚我酣然入梦。第二天5:30起床,清晨的苗寨没有夜晚的喧嚣,空气清新湿润。

景交车最早7点发车(门票含4趟交通车费用),我们一路步行,从4号风雨桥沿阶梯穿过一座座吊角楼,登上观景台,俯看西江千户苗寨全景。白水河如玉带缠腰,将西江千户苗寨一分为二。

远眺片片相连的苗寨,依山傍水而建,风景独特。多以木质、石质为主,大多数为砖混结构,其屋顶的型式有走马屋、双层屋等,屋面四壁分别为砖墙和石墙。


00:26

不一会儿,太阳光芒万丈从乌云中若隐若现,远山也渡了金边。闲暇时一定要与家人、朋友,一起看次日出或是日落,一起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宇宙的神秘与规律……

此次出行,有惊喜、惊吓,有震憾、遗憾,但不虚此行。不是会员,照片只让上传30张,这篇幅哪够❓!待续集……

阅读 20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