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早上的培训,聆听不同学校的多位优秀教师说课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知识的海洋,每一朵浪花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每一次潮涌都带来新的思考与感悟。说课,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展现,如同一场场精彩的教育盛宴,让我在知识与经验的交融中深受启发。
每位教师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精心的教学设计。他们对教材的精准把握,让我明白了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无论是对知识点的梳理,还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都有着清晰而合理的规划。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老师们各显神通。有的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有的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让我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恰当选择。有的使用了有趣的课堂小活动,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教师们在说课过程中对教学过程的阐述十分详细。从导入环节的巧妙设计,到新授内容的逐步推进,再到练习巩固的层次安排,以及课堂总结的精炼概括,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这使我明白了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作用。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道县拱坝小学周雪钰老师在讲解《体积与体积单位》内容的说课中,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学生自己动手捏橡皮泥和吹气球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切身感受体积,明白“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明白体积的概念。
此外,老师们对教学评价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午,聆听了石循忠教授的《基于实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讲座,石教授以丰富的实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在讲座中,石教授强调了研究对于教学提升的关键作用。而在论文写作方面,石教授的指导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他详细介绍了论文写作的结构、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我明白了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要有独到的见解,还要有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达。他还鼓励我们要善于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将其转化为研究课题,并通过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分享。
今天的培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更感受到了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将教学实践与研究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会更加注重观察和分析教学中的现象,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教育。
说课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