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习型校园】《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如何保障每一位学生的高品质学习(第4季):阳丽陪你读书 共读第7天

创建于2024-07-11 阅读1518

核心素养下的教育阅读(第4季):阳丽陪你读书,共读第7天 

        ——萍乡六中教育集团(翠湖校区)英语教研组分享

好书领读

  阅读陈静静老师所著的《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一书,了解到教学观念是要不断改进的,而真正好的教育则是公平与质量的兼顾,其中对我启发最深的是第2辑:让学习真实地发生。陈静静老师在书中展示了课堂观察的整个流程:目的,焦点,深度,情境和课后研讨,再细致讲解了如何保障每一位学生的高品质学习,读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达到了这些要求,并思考该如何进行改进提升。(P57-P79)

00:00
09:50

读书名片

读书格言

读书,世界就在眼前

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

与书为友,用眼界到达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

              领读者:阳  丽

读书感悟

学习共同体到底有何不同

   一.心理状态和学习方法: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的深度联结,倾听,互学,协同探究

    当前复杂的课堂生态中,中国本土化的兵教兵是基于人们对传统讲授法一统天下的反思。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我们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这些课堂类型还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如果稍加分析,就会触及课堂变革的本质问题,并探寻到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真谛。

    在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我们经常采用4-6小组活动,根据学习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完成对应的任务,每个学生都指导自己属于哪个层级,做任务时,优生教中等生,学困生的模式已经固定,这样一来,组内几人关系不仅仅是互教的关系,而且还有竞争关系。且互教关系下很难产生真正的尊重。这种看似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做的舒适圈的操练,学习的品质并不高。

二.学习任务和教师作用:冲刺与挑战的课题,让学习真实发生;

     陈静静老师在书中指出真正学习的声音是宁静的,因为真正的学习是从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十分艰难。对比我教授的两个班级,一个安静型,一个是活泼开朗型,安静型常常因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朗读声音不够响亮成为他们最大的bug,也成为老师诟病的一点。活泼开朗型上课比较活跃,情商高,但是每节课总是会扯点题外话,需要稍加控制。对比两种班型的作业和成绩,安静型的会更好一些,接纳了陈老师的这个观点,也让我内心不那么焦虑和自我怀疑。只要是老师通过倾听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要有充分的心理预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素质越来越高,眼界和知识面都很广很宽,这种现象只会更加的多,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堂中清空自己,带着学习的心态深刻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接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欣赏独特思维和方法,理解困境和难点,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这需要教师要有极其深厚的业务功力,同时要有勇于学习的心态,向同伴,学生学习,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三、个人启迪

     在阅读了陈老师的书后,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温暖和启示是学会倾听。书中说到教师的指导语一般是"遇到困难随时求助同伴,会求助的学生最会学习""要倾听同伴的话,倾听就是学习",这也将会成为我在课堂上和学生强调的一句话。教师要避免专家盲点,更好的理解学生,更致力于打破师生间的不平等权利关系,重新搭建平等的,共生的,关爱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浸润在宁静而致远的课堂学习之中,实现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的提高,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个孩子,我想这也是学习共同体的迷人之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陈静静老师的这本书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教育著作。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为实际教学操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Not schooling,but education让我们拥抱更为真实,有效的教育吧!

初审:邓晓凤

复审:姚懿

终审:梁莉红

阅读 15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