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享,共成长——九龄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移植研讨课”系列教研活动

远方
创建于2021-06-09
阅读 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5月20日至22日,我校派出11位老师赴珠海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以核心问题发展核心素养”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三天的培训,大家收获颇丰。

  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提升我校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发挥外出学习教师的引领作用,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近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移植研讨课”系列教研活动。

备课篇

  从珠海学习回来后的第二天,23日早上九点,在张锦华老师的组织下,老师们在党务办集体备课,商讨确认上哪两节移植课,大家纷纷献策,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老师们的建议,最后决定移植吴正宪老师的《集合》和强震球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节课。

老师们集中在党务办公室备课

  确定了上课内容之后,老师们的备课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首先梳理一遍吴正宪老师和强震球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落下。

试教篇

  为了给学校老师们呈现一个优质的课堂,四位上课老师在短短的两周内进行了多次试教,11位老师都积极的参与到每一次的试教听课当中。

四位上课老师进行试教

老师们参与每一次的试教听课

  每一次的试教后,龙慧英副主任、张锦华、周香香、赵礼燕四位老师都会分别组织老师们进行集体评课。评课时,每位老师都会针对试教中遇到的不足,给出意见和建议,让这些上课老师在下一次上课时更有把控问题的信心了。在试教过程中上课老师们一直在不断的修改、优化自己的教学环节和问题设置,让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试教过程老师们进行集体评课

上课篇

  本次移植课的上课环节分两天进行,6月3日(星期四)第二、三节课分别由张会婷老师与骆佩琼老师完成;6月4日(星期五)第二、三节课分别由杨志刚老师与罗燕红老师完成。

  张会婷、罗燕红两位老师移植了吴正宪老师的《集合问题》,新课由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排队故事导入,然后让孩子们思考用画图或者写算式的方法解决,再由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改正错误的做法;接着教师抛出下一个问题:参加社团一共几人?让孩子们发现矛盾,从而引出该如何解决重复的人。两节课的老师都遵循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克服困难,解决困惑的原则,做到了心中有学生。

张会婷老师执教《集合问题》

罗燕红老师执教《集合问题》

  骆佩琼、杨志刚两位老师移植了强震球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由问题情景导入:有五元和二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共10张,总值32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两位老师都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先让存在困难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疑惑,再让已经懂的学生通过展示给予其他同学启发,从而让大家了解用“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老师再升级问题,把10张改成100张,32元改成365元,再把换钱的情景换成其他情景,让学生从会解决一个问题到会解决一类问题。

骆佩琼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

杨志刚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相长,见贤思齐。此次“移植研讨课”系列教研活动,为我校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老师们参与研究的积极性高、研究氛围浓厚。不仅让外出学习的老师有所收获,更让全体数学教师受益颇丰。老师们从中获取了新信息、新理念,真正达到11人学习,集体受益,让大家在学习中共同成长的目的。切实有效地促进了数学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阅读 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