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背景
课题组致力于本土椰树文化本土椰树资源融入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实践研究,教师尝试立足儿童本位,用生活化、体验式的方式让幼儿在亲身操作、实际感知中椰树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激趣—跟随—生成
幼儿在圈谈中,进行经验共享,教师对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梳理、小结,链接已有生活经验,以操作式、体验式的探究形式,形成不同的活动小组,并且每个小组经过团讨对任务、角色分工进行了详细安排。
对椰子油提炼活动感兴趣的幼儿分成了两组,一组为冷榨探索组,另一组为熬煮探索组。
聚焦关键问题:冷榨VS熬煮
哪种方式花时少、最方便?
哪种方式出油量高?
经过试验得出结论:
冷榨组:
幼儿A:冷榨的方式太麻烦了,要过滤还要冷藏很长时间
幼儿B:冷藏过后,打发以后,还要放一些时间,椰子油才能出来
幼儿C:冷榨用的时间太多了
幼儿D:冷榨只能每次出一些油,有些椰汁就浪费了
熬煮组:
幼儿E:熬煮的时候,要用很大的力气,一直搅拌,最后才会变成椰子油
幼儿F:但是我们一会就熬煮好了呀,不需要等很长时间呀
幼儿G:用火煮的油,最后椰汁都变成油了,只剩一点点残渣,没有浪费
幼儿H;用火煮的油很香,我们还煎鸡蛋吃了,太好吃了
在探索椰油提炼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又有很多问题,通过反思讨论会,再次聚焦关键问题:
幼儿I:为什么椰子汁会变成油呢?
幼儿J:是椰子白白的肉里本来就有油吗?
幼儿K:我那天用手摸到椰子油,发现手滑滑的,用水都洗不干净
听到孩子们的疑问,老师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带领他们进行了椰油大探秘科学活动。
椰子油VS水
关键词:闻、看
幼儿B:椰子油是淡黄色的,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
幼儿F:椰子油的味道很清香
幼儿H:椰子肉里有油,和椰子水经过熬煮,水被蒸完了,那些油就出来了
幼儿J:它们都可以流动
关键词:分离、融合
实验结果:
幼儿A:无论把水倒进椰子油里,还是把椰子油倒进水里,它们都不能融合在一起
幼儿D:我用筷子搅拌,它们可以融在一起幼儿E:筷子停下来。它们又分开了
幼儿K:加入热水,用筷子搅拌,它们也会融合,但是水凉了,又分开了
结论: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水沉在下面,椰子油浮在水面上。
关键词;去油
幼儿F:椰子油的味道很清香
幼儿D:苏打粉清洗油最干净
幼儿K:洗洁精也能把油去掉
幼儿I:洗衣液也可以去油污,但是等泡一会,洗的不是很干净
幼儿F:牙膏洗不干净
结论:洗洁精里含有很多活性剂可以分解油污,小苏打具有吸附性,利用碱性去油污
三、收获及反思
教师层面:班本课程在支持幼儿探究、学习中立足于幼儿发展,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与需求,及时敏锐的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与疑问,反思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冲突,辨析其中蕴含的课程生长点,思考该课程对幼儿是否有学习发展的价值。在辨析与思考中,师幼共同罗列驱动性问题,为幼儿探究性学习提供支持。如椰探秘课程分支活动“椰,油趣”,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椰油是从椰汁、椰肉里进行提炼的,但是,他们对水油分离的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便在自由活动中热烈讨论“油为什么不溶于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相融”。教师捕捉到幼儿对水、油的困惑和探究兴趣,便支持幼儿大胆猜测、鼓励幼儿亲身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所思所想……
随着幼儿探究与体验的深入,新问题也持续生发。教师与幼儿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欲探究的问题串成“问题链”抛给幼儿,鼓励他们解决问题以及做进一步的追问,例如:“谁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你可以从哪里发现这些?”支持幼儿持续探究,并向纵深发展。部分幼儿对椰子油提炼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探索中生成了“问题链”:椰油提取方式——冷榨VS熬煮——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哪个最省时出油量最高……在“问题链”的推动下,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不断被引发,课程也将持续发展。
通过每次活动后的圈谈讨论会,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策略及已获知的经验,幼儿与幼儿间进行一场场头脑风暴,对该活动进行评估,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提炼出活动中的亮点及需要再次聚焦的问题,为幼儿后续的活动指明探究方向。
幼儿层面:当课程的主题十分具体、明确,与幼儿的先前已有经验相关、在可操作的具体实物、可靠材料的加持下,课程取得的成功机率会越大。正如我追随幼儿对椰树资源课程不同的兴趣点,成立不同的活动小组,幼儿们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性进行探究,在充分发掘本土椰树文化资源及其内涵的基础上,自发的萌发出地域自豪感和精神归属感,建构起海南儿童的文化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