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曹端得修身齐家要诀

创建于06-28 阅读674
修身与齐家是儒家四目修齐治平的前两目。儒家八目理论经过后世的改良,化繁为简,将最初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和修身五目合并为修身一目,与现代教育学中人格培养目标完全吻合: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德育挂帅,全面发展。

曹端名端,字正夫,名字里暗含玄机,这两个字是儒家修身之要决。曹端做到了四端:心端、貌端、言端、行端。一思一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端端正正。

心端,就是保持虔诚和敬畏,所谓思无邪。曹端一生,坦坦荡荡,即使身陷囹圄,依然不忧不惧,仰无愧于天理,俯不怍于良心。

貌端,就是衣着打扮、行住坐卧、举止姿态、声色表情端庄大方,不偏不倚。曹端经过修行,身上洋溢着浩然正气。他坦然于囹圄,淡然于名利,泰然于官场,悠然于学问,真美男子也。

言端,就是言语和文章,要充满正气、正义,曹端的公廉说,大义凌然,掷地有声,他主张文以载道,不求华丽,听之心悦,读之诚服。

行端,就是做事光明磊落,公正无私。曹端生平,行善好施,扶危济困。担任陕西乡试主考,试卷封口后,写下“至公无私,神鬼可鉴”八个大字。同僚无不肃然起敬。

曹端著述上千种,其中有两部是关于端正家风的著作,分别为《家规辑略》和《夜行烛》。这两部著作不仅在当时家喻户晓,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广泛。最为传奇的是曹端编撰家训的初衷,是向父亲进言规劝。曹端父子互相教育,传为佳话。看了曹端传记,我愈发认为,曹端的父亲也绝不简单。父亲能给他起名端,字正夫,后来还给他建了勤苦斋,让他刻苦读书。足以说明其父亲见识绝不一般。曹端在《夜行烛》的序言中指出,父亲九岁就成了孤儿,缺少家庭教育,书读得也不多,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气,但他“见善勇于必行,知过勇于必改”,有行善改过的勇气和行动。 曹端的父亲曾拉着他的手,说:“我不读书,为流俗所惑,昏迷至此。今而后,由你引我上去,我便随着你行!”于是,曹端便担负起了劝导父亲、改善家风的重任,编撰了《家规辑略》和《夜行烛》。

曹端先指出父亲言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列举先贤经典文献中的文字,作为劝导的释证。曹端认为 “国有国法,家有家法。治国无法则不能治其国,治家无法则不能治其家”; “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 他劝诫子孙, 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学坐,要“定身端坐,齐手敛足,不得偃仰倾侧”;学立,要“拱手正身,不得跛倚欹斜”。

曹端还有个专门劝诫儿子的家训《童子箴》。曹端的第五子名叫曹璐,年龄最小,异常聪慧,客人们赞誉他是“地上童子”。虽是老年得子,曹端并不溺爱孩子,写下了《童子箴》一篇勉励儿子:“敦威仪,慎行止。正心术,保身体。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和乡里。远小人,亲君子。事诚明,一终始。不他求,得于此。”

曹端家风清廉,家训翔实,强调以身作则。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曹端家训集中国家训之大成,成为河南省家规家训中的名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家训中,曹端说:“古人治家之道,惟以身教为先。”他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以身作则。他还要求子弟“体之于身,见之于行,不可只做一场话说。”将这些字句用心领悟。把名字中的端正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曹端勤学修己、清正廉洁等作风,在他的后人中得到了继承。他的儿子曹璟考中进士,后做甘肃渭源知县,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 

曹端一生的思想与实践中闪耀着许多光辉,照亮了明初学子的思想。史书记载,慕名而来向他求学的学子有数百人,来自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太原各地,这些人开枝散叶,四处为官,公廉为政,治理一方,把他的美德和思想传遍天下。
一轮明月照九川,月川先生,修齐治平,可谓完人。



阅读 6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